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地质背景 | 第11-15页 |
第二章 火山碎屑岩的类型 | 第15-35页 |
第一节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特征 | 第15-20页 |
一、火山碎屑岩的分类 | 第15页 |
二、火山碎屑岩的基本特征 | 第15-20页 |
第二节 兴安岭群岩石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20-23页 |
一、岩石类型 | 第20-23页 |
二、火山碎屑岩的分布特征 | 第23页 |
第三节 铜钵庙组岩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第23-35页 |
一、岩石类型 | 第23-29页 |
二、火山碎屑岩的分布特征 | 第29-33页 |
图版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火山碎屑岩中粘土矿物特征 | 第35-49页 |
第一节 粘土矿物的形貌特征 | 第35-41页 |
图版 | 第36-41页 |
第二节 兴安岭群粘土矿物随埋深的变化 | 第41-44页 |
一、兴安岭群泥级岩石中粘土矿物 | 第41-42页 |
二、兴安岭群砂级岩石中粘土矿物 | 第42-44页 |
第三节 铜钵庙组粘土矿物随埋深的变化 | 第44-49页 |
一、铜钵庙组泥级岩石中粘土矿物 | 第44-46页 |
二、铜钵庙组砂级岩石中粘土矿物 | 第46-49页 |
第四章 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 | 第49-60页 |
第一节 粘土矿物组合划分的原则 | 第49-51页 |
第二节 兴安岭群的粘土矿物组合 | 第51-53页 |
一、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 | 第51-52页 |
二、分布特征 | 第52-53页 |
第三节 铜钵庙组粘土矿物组合 | 第53-58页 |
一、粘土矿物组合类型 | 第53-54页 |
二、分布特征 | 第54-55页 |
三、兴安岭群与铜钵庙组泥级岩石与砂级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区别 | 第55-58页 |
第四节 与松辽盆地粘土组合的比较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粘土矿物的成岩作用 | 第60-77页 |
第一节 粘土矿物的成因 | 第60-66页 |
第二节 成岩作用阶段 | 第66-77页 |
一、总体成岩阶段划分 | 第66-71页 |
二、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阶段划分方案 | 第71-77页 |
第六章 粘土矿物对储层的影响 | 第77-82页 |
一、蒙皂石 | 第77-78页 |
二、蒙皂石-绿泥石 | 第78页 |
三、绿泥石 | 第78页 |
四、蒙皂石/伊利石混层 | 第78页 |
五、伊利石 | 第78-79页 |
六、高岭石 | 第79-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中文摘要 | 第89-95页 |
英文摘要 | 第95-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