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自组织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6页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基本概念及理论的阐述第11-13页
     ·城市规划及其相关理论第11-12页
       ·城市规划第11页
       ·城市规划的规划过程第11-12页
     ·自组织的四种形式第12-13页
       ·自创生第12页
       ·自生长第12-13页
       ·自适应第13页
       ·自复制第13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4页
   ·论文结构和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一章 自组织理论概述及启示第16-28页
   ·自组织理论概述第16-22页
     ·自组织理论(self-organization theory)的发展历程第16页
     ·自组织理论概述第16-21页
       ·耗散结构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第17-18页
       ·协同学(Synergetics)第18-19页
       ·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第19页
       ·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第19-20页
       ·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第20-21页
       ·混沌理论(Chaotic Theory)第21页
     ·自组织理论群的关系分析第21-22页
   ·自组织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启示第22-28页
     ·城市系统是自组织系统第22-24页
     ·城市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一自组织过程第24-25页
     ·城市子系统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第25-28页
第二章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案评价研究第28-47页
   ·城市规划的系统构成及其方案的评价类型和标准第28-33页
     ·城市规划的系统构成第28-30页
     ·城市规划方案的评价类型及评价标准第30-33页
       ·城市规划方案的评价类型第30-31页
       ·城市规划方案的评价标准第31-33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第33-40页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第33-34页
     ·指标筛选的原则和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第34-35页
       ·指标筛选的原则第34-35页
       ·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第35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第35-40页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本身的评价第35-36页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城市相关子系统及其相互协同关系的评价第36-40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案评价模型第40-47页
     ·多层次主观指标体系的模糊评价模型第40-43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案评价模型第43-47页
第三章 自组织理论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价中的应用第47-57页
   ·南京市概况第47页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和评价第47-57页
     ·近代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及评价第47-50页
       ·近代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第47-48页
       ·近代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价第48-50页
     ·南京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概述及评价第50-57页
       ·南京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概述第50-51页
       ·南京市最新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第51-54页
       ·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第54-5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种质遗传多样性及中美大豆抗病基因构型的研究
下一篇:中韩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