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0页 |
1 研究的背景及概念界定 | 第10-17页 |
·经济全球化 | 第10-11页 |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与政府的定位 | 第11页 |
·市场经济体制与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走向 | 第11-13页 |
·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法律关系、经济关系、行政关系 | 第13-15页 |
·权、责、利的界定 | 第15-17页 |
2 我国高校与政府关系的历史演变及问题 | 第17-20页 |
·历史沿革与进展 | 第17-1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小结 | 第18-20页 |
3 外国高校与政府关系比较分析 | 第20-35页 |
·理论问题 | 第20-25页 |
·自治 | 第20-21页 |
·问责 | 第21页 |
·分权 | 第21-23页 |
·均权 | 第23-24页 |
·高等教育中的新管理主义、学术资本主义、企业主义 | 第24-25页 |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模式 | 第25-33页 |
·美国 | 第25-27页 |
·英国 | 第27-28页 |
·法国 | 第28-29页 |
·德国 | 第29-30页 |
·日本 | 第30-32页 |
·俄罗斯 | 第32-33页 |
·发展趋势与启示 | 第33-35页 |
4 我国高校与政府关系探析 | 第35-54页 |
·高校的属性与定位 | 第35-40页 |
·从经济学的角度为高校定位 | 第35-37页 |
·从法学的角度为高校定位 | 第37-39页 |
·从社会学的角度为高校定位 | 第39-40页 |
·政府的角色与定位 | 第40-43页 |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角色 | 第40-41页 |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41-43页 |
·市场的作用与定位 | 第43-45页 |
·高等教育与市场关系 | 第43-44页 |
·高等教育市场——市场机制及其作用 | 第44-45页 |
·高校与政府的关系调适:权责利平衡的实现 | 第45-54页 |
·高校与政府关系调适之原因和目标 | 第45-46页 |
·高校与政府关系调适的内容和对外国经验的借鉴 | 第46-49页 |
·高校与政府间的经济关系 | 第46-47页 |
·高校与政府间的法律关系 | 第47-48页 |
·高校与政府间的行政关系 | 第48-49页 |
·权责利平衡的实现 | 第49-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