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9页 |
| ·转 Bt 玉米种植及研发现状 | 第11-21页 |
| ·转 Bt 基因作物所面临的问题 | 第21-22页 |
| ·Bt 毒素及作用机理 | 第22-24页 |
| ·昆虫对 Bt 产生抗性的分子机理 | 第24-26页 |
| ·昆虫对 Bt 毒素产生抗性的定义 | 第24-25页 |
| ·昆虫抗 Bt 毒素的分子机理 | 第25页 |
| ·昆虫中肠 Bt 毒素受体研究 | 第25-26页 |
| ·抗性治理策略 IRM | 第26-27页 |
|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亚洲玉米螟中肠 Cry1 类毒素受体蛋白研究 | 第29-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 ·供试昆虫 | 第30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30页 |
| ·透析袋的预处理 | 第30页 |
| ·亚洲玉米螟中肠 BBMV 的提取 | 第30-31页 |
| ·BBMV 浓度的测定 | 第31页 |
| ·Bt 蛋白的标记 | 第31页 |
| ·WesternBlot 检测标记蛋白 | 第31-32页 |
| ·Bt 蛋白标记效率测定 | 第32页 |
| ·免疫性磁珠预处理 | 第32页 |
| ·免疫性磁珠、Bt 毒素与受体蛋白的结合 | 第32-33页 |
| ·受体蛋白凝胶分离及银染检测 | 第33-34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 ·Bt 蛋白标记检测 | 第34页 |
| ·Bt 毒素的生物素标记效率 | 第34-35页 |
| ·受体蛋白 SDS-PAGE 凝胶分离图谱 | 第35页 |
| ·讨论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亚洲玉米螟不同品系 V-ATPase A 亚基基因的克隆及表达量测定 | 第38-5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3页 |
| ·供试昆虫 | 第39页 |
| ·供试 Bt 蛋白 | 第39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39页 |
| ·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39-40页 |
| ·亚洲玉米螟中肠总 RNA 提取及 cDNA 合成 | 第40-41页 |
| ·亚洲玉米螟 V-ATPase subunit A 基因的克隆 | 第41-42页 |
| ·中间片段 PCR 扩增 | 第41页 |
| ·两端 RACE 扩增 | 第41页 |
| ·亚洲玉米螟 V-ATPase subunit A mRNA 全长扩增 | 第41-42页 |
| ·qPCR 测定不同品系亚洲玉米螟 V-ATPase subunit A 表达量 | 第42页 |
| ·相对定量计算方法 | 第42页 |
| ·应用软件 | 第42-43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43-54页 |
| ·亚洲玉米螟 V-ATPase subunit A 基因序列特征 | 第43-46页 |
| ·抗感品系核苷酸序列差异分析 | 第46-48页 |
| ·亚洲玉米螟 V-ATPase subunit A 蛋白同源建模 | 第48-49页 |
| ·qPCR 扩增验证 | 第49-51页 |
| ·qPCR 定量的阈值循环数 | 第51-52页 |
| ·亚洲玉米螟 V-ATPase subunit A 基因相对定量结果 | 第52-54页 |
| ·讨论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作者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