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方法论文--自动机理论论文

元胞自动机在自然灾害预警和模拟方面的应用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0页
 1.1 课题研究对象和国内外研究概况第8页
 1.2 课题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其意义第8-9页
 1.3 论文的组织第9-10页
第2章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原理第10-19页
 2.1 元胞自动机发展简史第10-12页
  2.1.1 第一阶段:元胞自动机的诞生第10页
  2.1.2 第二阶段:元胞自动机的起步第10-11页
  2.1.3 第三阶段:元胞自动机的理论研究第11页
  2.1.4 第四阶段:元胞自动机的应用阶段第11-12页
 2.2 元胞自动机基本概念第12-13页
  2.2.1 形式语言定义第12-13页
  2.2.2 集合论的定义第13页
 2.3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第13-15页
  2.3.1 元胞(Cell)第14页
  2.3.2 状态(State)第14页
  2.3.3 元胞空间(Lattice)第14页
  2.3.4 邻居(Neighbor)第14-15页
  2.3.5 规则(Rule)第15页
 2.4 元胞自动机模型基本特征第15-16页
 2.5 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动态模拟研究中的应用第16-17页
 2.6 标准元胞自动机的局限性第17-18页
  2.6.1 因素层次过于单一第18页
  2.6.2 元胞转换规则单一第18页
 2.7 元胞自动机综述第18-19页
第3章 复杂系统与自然灾害模拟合理性分析第19-24页
 3.1 复杂性及复杂系统的基本问题第19-20页
  3.1.1 什么是复杂性第20页
  3.1.2 什么是复杂系统第20页
 3.2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第20-22页
  3.2.1 空间信息管理阶段第20-21页
  3.2.2 模型化发展阶段第21页
  3.2.3 支持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预测和模拟深层次阶段第21页
  3.2.4 支持区域系统空间结构优化和调控的高层次阶段第21-22页
 3.3 地理空间系统和动力学结合第22-24页
  3.3.1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第22-23页
  3.3.2 地理信息系统与复杂系统第23-24页
第4章 面向对象理论基础第24-31页
 4.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概述第24-26页
  4.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历史第24页
  4.1.2 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的区别第24-25页
  4.1.3 面向对象基本概念第25-26页
 4.2 面向对象的特性第26-28页
  4.2.1 封装性第26页
  4.2.2 继承性第26-27页
  4.2.3 多态性第27页
  4.4.4 特征综述第27-28页
 4.3 面向对象方法的分析方法第28-29页
 4.4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第29页
 4.5 用面向对象方法构建系统的可行性第29-31页
  4.5.1 理论可行性第29-30页
  4.5.2 现实可行性第30-31页
第5章 元胞自动机扩展第31-33页
 5.1 元胞自动机扩展原则第31-32页
 5.2 元胞自动机面向对象的扩展第32-33页
  5.2.1 元胞空间的扩展第32页
  5.2.2 元胞状态的扩展第32页
  5.2.3 元胞转换规则的扩展第32页
  5.2.4 时间概念的扩展第32-33页
第6章森林火灾模拟模型第33-37页
 6.1 模型概述第33页
 6.2 CA详细描述第33-37页
  6.2.1 基本模型定义第33-35页
  6.2.2 CA建模第35-37页
第7章 疾病传播模型第37-45页
 7.1 疾病传播模拟系统中复杂的性质特征第37-38页
  7.1.1 面向对象第37-38页
  7.1.2 随机性第38页
  7.1.3 不同构元胞自动机模型第38页
  7.1.4 两个CA模型祸合的特殊模型第38页
 7.2 疾病传播模拟系统应用建模第38-45页
  7.2.1 复杂OOCA模型概述第38-39页
  7.2.2 基类建模第39-42页
  7.2.3 子类建模第42-45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嵌入式智能家居环境网关
下一篇:清降合剂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