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9页 |
一“情采”范畴的提出 | 第9-21页 |
(一) 从“文质说”到“情采论” | 第9-13页 |
(二) 从“诗缘情”到“必以情志为神明” | 第13-17页 |
(三) “联辞结采” | 第17-21页 |
二“言意之辨”对“情采”观的启发 | 第21-35页 |
(一) 争议的形成 | 第21-23页 |
(二) 哲学领域中的“言意之辨” | 第23-28页 |
(三) 诗学上的“言意”与“情采” | 第28-35页 |
三“秉心养术”—理论付诸于行动 | 第35-45页 |
(一) “剖情析采”与“秉心养术” | 第35-37页 |
(二) “秉心”—操持陶冶写作心智 | 第37-40页 |
(三) “养术”—写作技能的历练 | 第40-45页 |
四 文学理想—从“贲象穷白”到“自然” | 第45-49页 |
总结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