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中国红的基本特质 | 第11-17页 |
·“中国红”概述 | 第11-12页 |
·“红”色的基本色彩属性及心理效应 | 第12-13页 |
·“红”色的基本色彩属性 | 第12-13页 |
·“红”色对人产生的心理效应 | 第13页 |
·中西方对“红色”的不同联想 | 第13-15页 |
·“红色”在西方的联想 | 第14页 |
·“红色”在中国的联想 | 第14-15页 |
·“中国红”在国际上的观念扭转 | 第15-17页 |
第三章、中国红的华夏脉络 | 第17-28页 |
·远古时期的红色崇拜 | 第17-18页 |
·从太阳崇拜到火崇拜 | 第17-18页 |
·血崇拜 | 第18页 |
·中国的红瓷文化 | 第18-20页 |
·红瓷的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中国红”醴陵红瓷 | 第19-20页 |
·传统五色观中的“红” | 第20-23页 |
·五色观的形成 | 第20-21页 |
·五色观中的“红” | 第21-23页 |
·共产主义的“红色文化” | 第23页 |
·民间美术色彩中的“红” | 第23-28页 |
·红与绿在民间美术色彩中的运用及对设计的创意启迪 | 第24-25页 |
·红与黄在民间美术色彩中的运用及对设计的创意启迪 | 第25-26页 |
·红与黑在民间美术色彩中的运用及对设计的创意启迪 | 第26-28页 |
第四章、中国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 第28-36页 |
·“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 第28-30页 |
·中国红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 第28-29页 |
·中国红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 第29-30页 |
·“中国红”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 第30-32页 |
·“中国红”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运用 | 第32-34页 |
·“中国红”色彩与图形的视觉表述 | 第34-36页 |
第五章、中国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运用的文化价值 | 第36-40页 |
·中国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价值 | 第36-38页 |
·中国红的民族凝聚功能 | 第36-37页 |
·中国红的精神激励功能 | 第37页 |
·中国红的整合创新功能 | 第37-38页 |
·中国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心理学价值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图片来源 | 第46-49页 |
毕业设计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