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信托收据的概念与法律特征分析 | 第11-28页 |
第一节 信托收据的概念分析 | 第11-16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关于信托收据的概念存在分歧 | 第11-12页 |
二、英美法系信托收据的概念 | 第12-15页 |
(一) 英国 | 第12-13页 |
(二) 香港 | 第13-14页 |
(三) 美国 | 第14-15页 |
三、大陆法系信托收据的概念 | 第15页 |
四、信托收据概念中争论的焦点 | 第15-16页 |
五、笔者的观点 | 第16页 |
第二节 信托收据的法律特征分析 | 第16-28页 |
一、信托收据是一种信托合同,它所建立的法律关系是有关信托财产处分的信托法律关系 | 第16-22页 |
(一) 该信托收据的合同要素 | 第16-17页 |
(二) 信托收据下的法律关系不是担保法律关系 | 第17-22页 |
1、信托收据与质押担保在我国现有法律体制下不能并存 | 第17-18页 |
2、信托收据与保证可以作为共同维护银行利益的有效担保 | 第18-19页 |
3、质押与保证并存并不能为银行提供有效的担保 | 第19-20页 |
4、信托收据不同于让与担保 | 第20-22页 |
1)让与担保的概念 | 第20页 |
2)让与担保的产生是为弥补传统担保物权法的不足 | 第20-21页 |
3)信托收据构筑的法律关系不同于让与担保下的法律关系 | 第21-22页 |
二、信托收据是以委托人(押汇银行)对进口货物拥有的合法财产权利为前提的 | 第22-27页 |
(一) 信托的设立对信托财产的要求 | 第22-23页 |
(二) 信托收据下的信托财产 | 第23-27页 |
三、信托收据所构建的信托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特的信托关系,它不同于普通的动产或不动产信托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信托收据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 | 第28-39页 |
第一节 信托收据的内部关系 | 第28-33页 |
一、信托收据下的委托人和受益人――银行 | 第29-31页 |
二、信托收据下的受托人――进口商 | 第31-33页 |
第二节 信托收据的外部关系 | 第33-39页 |
一、银行与信托收据融资的保证人的关系 | 第33-35页 |
二、银行和其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 第35-37页 |
三、进口商出售货物引起的法律关系 | 第37-38页 |
四、进口商和其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信托收据融资的法律风险――典型案例分析 | 第39-52页 |
第一节 信托收据下的货物销售收入被进口商的个人债权人占有的风险 | 第39-44页 |
第二节 未经信托收据下押汇行的同意进口商获取提单后再融资的风险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有第三人保证时信托收据融资的风险 | 第45-48页 |
第四节 受托人面临破产给融资银行带来的风险 | 第48-50页 |
第五节 信用证中的信托收据条款给出口商带来的风险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信用证下我国信托收据融资制度的完善 | 第52-59页 |
第一节 统一立法 | 第52-54页 |
一、统一立法的必要性 | 第52-53页 |
二、立法层次的选择 | 第53-54页 |
三、立法内容的选择 | 第54页 |
第二节 信用证下我国信托收据融资制度的完善 | 第54-59页 |
一、信托收据下的法律关系是信托关系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 | 第54-55页 |
二、信托收据下信托财产的合法性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 第55-56页 |
三、对信托收据下的法律关系要依《信托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全面把握 | 第56-58页 |
四、交易各方需要对信托收据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