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综述一 西方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 第11-21页 |
1 流行病学调查 | 第11页 |
2 发病机制 | 第11-15页 |
·遗传易感因素与DN | 第11-12页 |
·糖代谢紊乱与DN | 第12-13页 |
·脂代谢紊乱 | 第13页 |
·肾脏血流动力学功能异常 | 第13页 |
·细胞因子参与 | 第13-14页 |
·其他 | 第14-15页 |
3 DN的病理改变 | 第15页 |
·肾小球病变 | 第15页 |
·肾血管病变 | 第15页 |
·肾小管间质病变 | 第15页 |
4 分期 | 第15-16页 |
5 DN的治疗及其进展 | 第16-17页 |
·控制血糖 | 第16页 |
·控制血压 | 第16-17页 |
·控制血脂 | 第17页 |
·控制蛋白尿 | 第17页 |
·肾脏替代治疗 | 第17页 |
6 评述与展望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综述二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 第21-31页 |
1 病名探究 | 第21页 |
2 病因病机 | 第21-23页 |
·气阴两虚 | 第22页 |
·痰瘀阻滞 | 第22页 |
·络脉癥瘕 | 第22-23页 |
·毒损肾络 | 第23页 |
3 分期辨证论治 | 第23-24页 |
4 专方治疗 | 第24-25页 |
5 单味药研究 | 第25-27页 |
6 评述与展望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第二部分 芪卫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 第31-45页 |
1 前言 | 第31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31-42页 |
·研究对象 | 第31-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8页 |
·结果 | 第38-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糖尿病肾病病机探讨 | 第42页 |
·芪卫颗粒治疗DN的疗效评价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第三部分 芪卫颗粒干预糖尿病肾病实验研究 | 第45-61页 |
前言 | 第45页 |
实验一 芪卫颗粒对高糖环境下足细胞氧化应激实验研究 | 第45-55页 |
1 材料 | 第45-46页 |
·动物 | 第45-46页 |
·药物 | 第46页 |
·细胞 | 第46页 |
·试剂 | 第46页 |
·仪器 | 第46页 |
2 方法 | 第46-48页 |
·制备含药血清 | 第46-47页 |
·实验分组 | 第47页 |
·足细胞复苏 | 第47页 |
·足细胞传代 | 第47-48页 |
·细胞同步 | 第48页 |
·高糖刺激 | 第48页 |
·指标检测 | 第48页 |
·统计分析 | 第48页 |
3 结果 | 第48-53页 |
·高糖刺激48h对足细胞SOD及MDA的影响 | 第48-50页 |
·高糖刺激48h对足细胞NO与NOS活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高糖刺激48h对足细胞CAT活性影响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4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54-55页 |
实验二 芪卫颗粒对高糖环境下足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 第55-60页 |
1 材料 | 第55页 |
·药物 | 第55页 |
·细胞 | 第55页 |
·试剂 | 第55页 |
·仪器 | 第55页 |
2 方法 | 第55-57页 |
·制备含药血清 | 第55-56页 |
·实验分组 | 第56页 |
·足细胞复苏 | 第56页 |
·足细胞传代 | 第56-57页 |
·细胞同步 | 第57页 |
·高糖刺激 | 第57页 |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手段检测足细胞凋亡率 | 第57页 |
3 结果 | 第57-59页 |
4 讨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