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范围和侧重点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2 档案馆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 第14-26页 |
·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 第14-17页 |
·管理的中心 | 第15页 |
·管理的内容 | 第15页 |
·管理的能动性 | 第15-16页 |
·管理部门的地位 | 第16页 |
·管理的职能和目标 | 第16-17页 |
·档案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 第17-20页 |
·管理体制:“局馆合一式”与“主体授权式” | 第18-19页 |
·管理主体:宏观指导主体与微观执行主体相结合 | 第19页 |
·管理客体:特定组织,特定人员 | 第19页 |
·管理内容:带有浓厚的机关管理色彩 | 第19-20页 |
·档案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档案人员数量 | 第20页 |
·档案人员年龄结构 | 第20-21页 |
·档案人员学历结构 | 第21页 |
·档案人员职称结构 | 第21-22页 |
·档案机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26页 |
·档案人员过多与人才流失的尴尬 | 第22-23页 |
·档案人员整体素质不尽人意 | 第23-24页 |
·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急需调整 | 第24-26页 |
3 档案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 第26-33页 |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 第26-27页 |
·档案馆组织结构设计 | 第27-30页 |
·档案馆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 | 第27-28页 |
·部门设置 | 第27-28页 |
·岗位设置 | 第28页 |
·人员编制 | 第28-30页 |
·工作分析(职位说明书) | 第30-33页 |
·研究馆员 | 第30-31页 |
·副研究馆员 | 第31页 |
·馆员 | 第31页 |
·助理馆员 | 第31-32页 |
·管理员 | 第32-33页 |
4 档案馆人员的招聘与任用 | 第33-40页 |
·招聘的主要形式:内部招聘,外部招聘 | 第33-35页 |
·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 第33-34页 |
·两种形式的比较选择 | 第34-35页 |
·人员招聘的管理 | 第35-36页 |
·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 | 第35-36页 |
·聘后管理 | 第36页 |
·人员使用原则 | 第36-38页 |
·人员任用形式 | 第38-40页 |
5 档案馆薪酬管理 | 第40-45页 |
·档案馆的薪酬系统 | 第40-41页 |
·岗位工资 | 第41-43页 |
·管理人员的工资 | 第41页 |
·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 | 第41-42页 |
·工人的工资 | 第42-43页 |
·现行薪酬分配中出现的问题:平均主义盛行 | 第43页 |
·问题的解决:效率优先、自主灵活 | 第43-45页 |
6 档案馆员工教育与培训 | 第45-57页 |
·档案教育体系 | 第45-46页 |
·普通学历教育 | 第46-47页 |
·普通学历教育的形式 | 第46-47页 |
·普通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7页 |
·档案馆员工的在职教育培训 | 第47-52页 |
·在职教育培训的形式 | 第48-49页 |
·在职教育培训机构 | 第49-50页 |
·在职教育培训的策略 | 第50-52页 |
·建立学习型档案馆 | 第52-57页 |
·“圣吉模型” | 第52-53页 |
·开展学习型档案馆的演练 | 第53-57页 |
·激活学习型档案馆的细胞 | 第53-54页 |
·构建学习型档案馆的团队 | 第54页 |
·检视学习型档案馆的心智模式 | 第54-55页 |
·确立学习型档案馆的共同愿景 | 第55-56页 |
·把握学习型档案馆的核心 | 第56-57页 |
7 档案馆绩效考评管理 | 第57-66页 |
·绩效考评的内容 | 第57-60页 |
·工作品德 | 第58页 |
·工作能力 | 第58-59页 |
·工作态度 | 第59-60页 |
·工作成绩 | 第60页 |
·绩效考评的方法和类型 | 第60-61页 |
·绩效考评的方法 | 第60-61页 |
·绩效考评的类型 | 第61页 |
·绩效考评的程序 | 第61-64页 |
·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 | 第64-66页 |
8 档案馆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 第66-81页 |
·档案馆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66-69页 |
·档案馆人事管理制度 | 第69-74页 |
·以聘任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 第69-71页 |
·领导人员任用制 | 第69页 |
·人员聘任制度 | 第69-70页 |
·竞争上岗制度 | 第70-71页 |
·岗位管理制度 | 第71页 |
·目标管理制度 | 第71-72页 |
·员工职业规划制度 | 第72-74页 |
·三大机制 | 第74-81页 |
·新陈代谢机制 | 第74-77页 |
·辞职辞退制度 | 第75页 |
·社会保障制度 | 第75-76页 |
·未聘、解聘、辞聘人员安置制度 | 第76页 |
·管理人员交流制度 | 第76-77页 |
·竞争机制 | 第77-78页 |
·激励机制 | 第78-81页 |
9 总结 | 第81-85页 |
·知识管理 | 第81-82页 |
·柔性管理 | 第82-83页 |
·人本管理 | 第83-85页 |
附录一: 附表(一)、(二)、(三)、(四) | 第85-89页 |
附录二: 四川省档案(局)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 第89-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97-98页 |
声明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