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 ·LTE系统的提出 | 第9页 |
| ·LTE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LTE系统的频谱规划进程 | 第10-11页 |
| ·雷达简介 | 第11-14页 |
| ·中国LTE所面临的问题 | 第14-16页 |
| ·LTE频谱资源需求大 | 第14-15页 |
| ·中国LTE频谱规划缓慢 | 第15-16页 |
| ·目前共存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第16-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LTE与雷达的关键技术 | 第19-36页 |
| ·LTE的关键技术 | 第19-30页 |
| ·LTE的系统结构 | 第20-22页 |
| ·TD-LTE的MIMO技术 | 第22-23页 |
| ·TD-LTE的多址技术 | 第23-27页 |
| ·TD-LTE的物理信道 | 第27-30页 |
| ·雷达的关键技术 | 第30-36页 |
| ·雷达的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 ·雷达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31-33页 |
| ·雷达的天线技术及其应用 | 第33-36页 |
| 第三章 干扰共存分析原理 | 第36-41页 |
| ·无线电干扰类型 | 第36-37页 |
| ·干扰评估方法 | 第37-41页 |
| ·一般的同频干扰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 ·雷达同频干扰移动通信系统时的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 ·传统研究方法的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 ·对上述问题的改进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LTE与雷达干扰共存确定性分析 | 第41-51页 |
| ·雷达对LTE干扰的计算方法 | 第41-49页 |
| ·脉冲周期内OFDM符号的受干扰概率 | 第41-43页 |
| ·被击中的OFDM符号中调制符号受干扰概率 | 第43-44页 |
| ·调制符号受干扰所导致的误比特率 | 第44页 |
| ·在雷达脉冲重复周期内TD-LTE系统受干扰的误比特率 | 第44页 |
| ·雷达旋转一周时LTE系统的误比特率 | 第44-46页 |
| ·不同雷达时的TD-LTE系统受干扰平均误比特率计算结果 | 第46-49页 |
| ·确定性计算结果应用与保护隔离度的计算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链路级仿真 | 第51-61页 |
| ·仿真介绍 | 第51-54页 |
| ·链路级仿真介绍 | 第51-52页 |
| ·系统级仿真介绍 | 第52-53页 |
| ·仿真工具介绍 | 第53-54页 |
| ·雷达对TD-LTE的链路级仿真 | 第54-61页 |
| ·仿真设计 | 第54-55页 |
| ·仿真参数 | 第55-56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6-6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