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装置的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研究意义 | 第6-7页 |
| ·输电线路的故障和对故障测距装置的基本要求 | 第7-8页 |
| ·输电线路的故障 | 第7页 |
| ·对故障测距装置的基本要求 | 第7-8页 |
| ·国内外故障定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8-9页 |
|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综述 | 第9-14页 |
| ·行波法 | 第10-11页 |
| ·单端法 | 第11-12页 |
| ·双端法 | 第12-14页 |
| ·各种测距算法比较 | 第14-15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单端故障定位算法原理 | 第16-28页 |
| ·概述 | 第16页 |
| ·各种单端阻抗法原理 | 第16-22页 |
| ·测量阻抗法 | 第17页 |
| ·故障分析法 | 第17-18页 |
| ·微分方程法 | 第18页 |
| ·电流相位修正法 | 第18-19页 |
| ·电流修正法 | 第19-20页 |
| ·基于微分方程的电流相位修正法 | 第20-21页 |
| ·解二次方程法 | 第21页 |
| ·基于电流相位修正的解二次方程法 | 第21-22页 |
| ·基于微分方程的单端测距法的改进 | 第22-27页 |
| ·单相接地故障 | 第22-26页 |
| ·两相相间故障 | 第26页 |
| ·两相经过渡电阻接地和三相故障 | 第26-27页 |
| ·算法的分析与评价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算法的EMTP仿真 | 第28-35页 |
| ·线路模型及参数 | 第28-29页 |
| ·各种情况下的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 ·单相接地短路 | 第29-31页 |
| ·两相短路及两相短路接地 | 第31-33页 |
| ·算法分析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故障测距人机接口(MMI)的研制 | 第35-51页 |
| ·人机接口插件的结构 | 第35-36页 |
| ·通讯系统的设计 | 第36-47页 |
| ·以太网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 第36-39页 |
| ·TCP/IP协议 | 第39-40页 |
| ·工业以太网 | 第40-41页 |
| ·嵌入式以太网 | 第41-42页 |
| ·本系统的设计思想 | 第42页 |
| ·数据传输模式 | 第42-43页 |
| ·通讯规约 | 第43-44页 |
| ·通讯程序 | 第44-46页 |
| ·装置内部通讯从RS422到以太网的实现 | 第46-47页 |
| ·人机界面 | 第47-48页 |
| ·人机界面的总体设计目标 | 第47页 |
| ·人机界面硬件的设计 | 第47-48页 |
| ·人机接口插件软件设计原理 | 第48-5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 谢 | 第55-5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