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从属求偿原则初论

导言第1-9页
第一章 从属求偿原则的理论分析第9-18页
 第一节 从属求偿原则的确立及其演进第9-12页
  一、 泰勒诉标准电气石油公司(Taylor v.Standard Gas & Electric Co.)案第9-10页
  二、 Pepper v.Litton案第10-11页
  三、 Arnold v.Pllillips案第11-12页
 第二节 有关从属求偿原则的理论争议第12-16页
  一、 拒绝求偿还是衡平居次第12-14页
  二、 有关自动居次理论的争论第14-15页
  三、 完全居次与积极分配法则第15-16页
 第三节 从属求偿原则的理论评价第16-18页
第二章 从属求偿原则与几个相关原则的关系第18-25页
 第一节 美国法上的欺诈性产权转让第18-20页
  一、 欺诈性产权转让概述第18-19页
  二、 欺诈性产权转让与从属求偿原则的关系第19-20页
 第二节 刺破公司面纱原则第20-22页
  一、 刺破公司面纱原则概述第20-21页
  二、 刺破公司面纱原则与从属求偿原则的关系第21-22页
 第三节 实质合并原则第22-25页
  一、 实质合并原则概述第22-24页
  二、 实质合并原则与从属求偿原则的关系第24-25页
第三章 从属求偿原则的适用分析第25-35页
 第一节 适用对象--关联企业第25-29页
  一、 关联企业概述第25-27页
  二、 关联企业的特征分析第27-29页
 第二节 从属求偿原则适用的行为要件第29-32页
  一、 美国法上的相关规定第29-31页
  二、 我国台湾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第31页
  三、 对行为要件的反思第31-32页
 第三节 从属求偿原则的法律后果和法律效力第32-35页
  一、 从属求偿的法律后果第32-34页
  二、 从属求偿的法律效力第34-35页
第四章 从属求偿原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5-41页
 第一节 从属求偿原则建立的必要性第35-36页
  一、 从关联企业的角度看从属求偿原则确立的必要性第35-36页
  二、 确立从属求偿原则的特殊意义第36页
 第二节 我国确立该原则的模式设计第36-41页
  一、 从属求偿制度的体例安排第36-37页
  二、 我国关联企业范围的界定第37-39页
  三、 从属求偿原则的法律效果--绝对居次与衡平居次的折中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资料第42-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乳制品企业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Livin异构体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基因沉默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