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8-14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湿地生态恢复原理 | 第14-19页 |
·湿地生态系统特点 | 第14页 |
·湿地生态恢复理论 | 第14-19页 |
·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 | 第15-16页 |
·湿地生态恢复的目标 | 第16页 |
·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 | 第16-17页 |
·湿地生态恢复方案确定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白洋淀湿地区域环境概况 | 第19-23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9-21页 |
·地质 | 第19页 |
·地貌 | 第19页 |
·气候 | 第19-20页 |
·水文 | 第20页 |
·生物 | 第20-21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1-22页 |
·人口 | 第21页 |
·经济发展 | 第21页 |
·土地利用 | 第21-22页 |
·上游及周边对白洋淀影响 | 第22-23页 |
第四章 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评价 | 第23-30页 |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基本组成结构 | 第23页 |
·空间结构 | 第23-24页 |
·生态系统结构 | 第24页 |
·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评价 | 第24-30页 |
·生态功能定位 | 第24页 |
·主要生态功能评价 | 第24-30页 |
第五章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分析 | 第30-44页 |
·退化主导因子的识别 | 第30-31页 |
·白洋淀湿地水文特征的变化 | 第31-38页 |
·白洋淀流域水文特征 | 第31页 |
·白洋淀流域水文特征变化 | 第31-38页 |
·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38-44页 |
·对湿地水质的影响 | 第38-39页 |
·对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对湿地生态调节功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白洋淀湿地生态恢复 | 第44-60页 |
·湿地生境恢复 | 第44-52页 |
·湿地水状况恢复 | 第44-50页 |
·湿地基底恢复 | 第50-52页 |
·湿地生物恢复 | 第52-53页 |
·水生植物的恢复与重建 | 第52页 |
·改变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保护湿地野生动物 | 第52页 |
·建立湿地鸟类监护中心 | 第52-53页 |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 | 第53-54页 |
·湿地物种与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维持 | 第53页 |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配置、构建与调控 | 第53-54页 |
·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 第54页 |
·科学管理、适度开发 | 第54-60页 |
·科学划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区 | 第54-58页 |
·发展特色经济 | 第58-6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0-62页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不足之处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