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5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32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生产菌 | 第13-20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及纯化 | 第20-24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征 | 第24-27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第27-32页 |
·沉积物、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 | 第32-43页 |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 第33-36页 |
·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 | 第36-39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去除重金属中的应用研究 | 第39-43页 |
·本文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43-45页 |
第2章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研究 | 第45-70页 |
·前言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8页 |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结果 | 第55-58页 |
·磷酸盐对鼠李糖脂产生的影响 | 第58-59页 |
·氮源对鼠李糖脂产生的影响 | 第59-60页 |
·金属离子对鼠李糖脂产生的影响 | 第60-61页 |
·鼠李糖标准曲线及鼠李糖脂浓度的测定 | 第61-63页 |
·鼠李糖脂的提取及其表面活性 | 第63-65页 |
·鼠李糖脂产生的特点 | 第65-66页 |
·油性物质对鼠李糖脂产生的诱导作用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3章 鼠李糖脂的纯化及鉴定 | 第70-85页 |
·鼠李糖脂的纯化 | 第70-79页 |
·层析法及其基本原理 | 第70-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79页 |
·鼠李糖脂的鉴定 | 第79-83页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第79-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83页 |
·小结 | 第83-85页 |
第4章 枯草芽孢杆菌产莎梵亭的研究 | 第85-96页 |
·前言 | 第85-86页 |
·枯草芽孢杆菌产莎梵亭的研究 | 第86-92页 |
·菌种 | 第86页 |
·氮源种类的确定 | 第86-89页 |
·碳源种类的确定 | 第89-91页 |
·Fe~(2+)对莎梵亭产量的影响 | 第91-92页 |
·莎梵亭的定性鉴定 | 第92-94页 |
·莎梵亭的提取 | 第92-93页 |
·莎梵亭的薄层色谱法鉴定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第5章 鼠李糖脂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去除作用的研究 | 第96-112页 |
·前言 | 第96-97页 |
·实验部分 | 第97-10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97页 |
·沉积物样品的制备 | 第97-98页 |
·沉积物样品性质参数测定 | 第98-100页 |
·鼠李糖脂的制备 | 第100-101页 |
·鼠李糖脂浓度的测定 | 第101页 |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提取 | 第101-102页 |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 第102-104页 |
·沉积物对鼠李糖脂的吸附 | 第104页 |
·鼠李糖脂与重金属的结合状态 | 第104-10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1页 |
·pH值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第105页 |
·鼠李糖脂对重金属各种形态的去除作用 | 第105-107页 |
·鼠李糖脂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和重金属的解吸 | 第107-109页 |
·提取次数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鼠李糖脂和重金属的结合状态 | 第110-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结论 | 第112-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目录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