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道激电法的研究与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激发极化法 | 第9-11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12页 |
| ·小结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双频道激电法 | 第13-24页 |
| ·原理 | 第13-15页 |
| ·观测方案 | 第13-14页 |
| ·观测参数 | 第14-15页 |
| ·频率特性与时间特性的等效 | 第15-18页 |
| ·偶极剖面法 | 第18-19页 |
| ·装置特点 | 第18-19页 |
| ·电极距 | 第19页 |
| ·接地电阻 | 第19-21页 |
| ·耦合效应及克服方法 | 第21-22页 |
| ·野外工作注意事项 | 第22-23页 |
| ·双频道激电法特点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有限单元法 | 第24-42页 |
| ·稳定电流场基本方程 | 第24-25页 |
| ·有限单元计算方法 | 第25-36页 |
| ·物理基础 | 第25-26页 |
| ·问题的变分提法 | 第26-28页 |
| ·区域离散化 | 第28-30页 |
| ·三角分片线性插值 | 第30-34页 |
| ·变分问题的离散化 | 第34-36页 |
| ·线性方程组解法 | 第36页 |
| ·傅氏变换函数 | 第36-38页 |
| ·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的计算 | 第38-40页 |
| ·有限元法的特点和优点 | 第40-41页 |
| ·有限单元法程序流程图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有限单元法程序模块设计 | 第42-60页 |
| ·概述 | 第42页 |
| ·程序设计的选择 | 第42-43页 |
|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42页 |
| ·类库的选择 | 第42-43页 |
| ·编程平台的选择 | 第43页 |
| ·VC++编程平台的使用 | 第43页 |
| ·有限元软件界面设计 | 第43-47页 |
| ·友好用户界面设计 | 第43-45页 |
| ·用VC设计数据输入输出界面 | 第45-47页 |
| ·三角剖分的设计及实现 | 第47-49页 |
| ·各种变量的定义 | 第47-48页 |
| ·三角单元的定义 | 第48-49页 |
| ·正演计算实例 | 第49-55页 |
| ·基本的计算程序 | 第55-60页 |
| ·高斯求解程序 | 第55-57页 |
| ·单元计算程序 | 第57-60页 |
| 第五章 地质找矿中应用 | 第60-65页 |
| ·成矿构造 | 第60页 |
| ·矿产普查应用 | 第60-65页 |
| ·地质概况 | 第60-61页 |
| ·地球物理特性 | 第61-62页 |
| ·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 第62-63页 |
| ·认识和建议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