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江南园林设计理念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影响
绪论 | 第1-9页 |
第一章 江南园林与理想家园 | 第9-18页 |
·江南园林式景观出现在现代居住区环境中 | 第9-11页 |
·江南园林的景观优势 | 第9-10页 |
·传统文化优势 | 第9页 |
·艺术审美优势 | 第9页 |
·居住理念优势 | 第9页 |
·自然情感优势 | 第9-10页 |
·江南园林适宜居住的景观特色 | 第10-11页 |
·多层次多视点 | 第10页 |
·淡雅天然的艺术品位 | 第10-11页 |
·丰富的人文内涵 | 第11页 |
·江南园林与现代居住景观 | 第11-14页 |
·现代居住景观中的园林 | 第11-13页 |
·江南园林式景观风格 | 第11-12页 |
·居住文化的深入 | 第12-13页 |
·江南园林是一种生活方式 | 第13-14页 |
·江南园林的记忆与体验 | 第13-14页 |
·江南园林的场所精神 | 第14页 |
·江南园林的现代传承 | 第14-18页 |
·江南园林的兴盛与停滞 | 第14-16页 |
·江南园林的断裂与延续 | 第16页 |
·江南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 | 第16-18页 |
·传统园林向现代城市景观的转化 | 第16页 |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不断拓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江南园林的居住与景观解读 | 第18-27页 |
·观念与原型 | 第18-20页 |
·观念 | 第18-19页 |
·精神的延伸 | 第18页 |
·室外空间体系 | 第18页 |
·人工的自然 | 第18-19页 |
·原型 | 第19页 |
·“园” | 第19页 |
·“庭园” | 第19页 |
·社会沿展 | 第19-20页 |
·文人阶层的喜好 | 第19页 |
·市民社会的认同 | 第19-20页 |
·景观的形成 | 第20-22页 |
·情感的融入 | 第20-21页 |
·归隐山林 | 第20页 |
·城市家园 | 第20页 |
·个人情感 | 第20-21页 |
·景观哲学 | 第21页 |
·自然观念 | 第21页 |
·儒道互补 | 第21页 |
·意境的追求 | 第21-22页 |
·对于风景的欣赏 | 第22页 |
·审美实践 | 第22页 |
·景观的空间 | 第22-27页 |
·整体性园林 | 第22-23页 |
·独立的空间 | 第23页 |
·连续的空间 | 第23页 |
·人性空间 | 第23-26页 |
·环境的意义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江南园林在现代居住景观中延伸 | 第27-49页 |
·居住环境园林化趋势 | 第27-33页 |
·居住的生态思维 | 第28-29页 |
·从建筑转向环境建筑 | 第28页 |
·人与自然的融合 | 第28页 |
·居住环境观念转化 | 第28-29页 |
·我国居住区的景观进程 | 第29-33页 |
·计划经济下的住宅建设 | 第29页 |
·现代居住区规划 | 第29-30页 |
·景观设计引导发展趋势 | 第30-31页 |
·文化传承 | 第31-33页 |
·居住景观形态的多元发展 | 第33-39页 |
·空间布局类型的演化 | 第33页 |
·与院落住宅结合 | 第33-37页 |
·与水景结合的园林布局 | 第37-39页 |
·多层次的景观结构 | 第39-45页 |
·外部借景增加景观层次 | 第39-40页 |
·居住景观营造 | 第40-43页 |
·城市景观系统融合 | 第43-45页 |
·我国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创新 | 第45-49页 |
·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公共性扩展 | 第45-47页 |
·居住区公共交往 | 第45-46页 |
·空间的围合与开放 | 第46页 |
·走向开放的居住区景观 | 第46-47页 |
·居住环境的优化 | 第47-48页 |
·设计经验的融合 | 第47-48页 |
·细节处理人性化 | 第48页 |
·审美扩展 | 第48-49页 |
·审美多元化 | 第48页 |
·个性创新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我国现代居住区景观的环境整合 | 第49-59页 |
·居住区景观整合的理念 | 第50-53页 |
·居住区景观的整体设计 | 第50页 |
·整合的理念 | 第50页 |
·外部空间整合 | 第50页 |
·动态发展中的学科综合 | 第50页 |
·西方国家新住宅探索 | 第50-52页 |
·新城市主义 | 第50-51页 |
·回归生活实际 | 第51-52页 |
·我国的新住宅探索 | 第52-53页 |
·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52页 |
·新住宅运动 | 第52-53页 |
·对比与反思 | 第53页 |
·景观生态之路 | 第53页 |
·综合性社区成为新的聚居模式 | 第53页 |
·邻里关系的复苏 | 第53页 |
·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 第53页 |
·我国现代居住区景观的整体营造 | 第53-59页 |
·空间整合的思路 | 第53-54页 |
·整合的方法 | 第53-54页 |
·景观空间体系的评价原则 | 第54页 |
·居住区景观空间整合 | 第54-59页 |
·物质空间 | 第55-56页 |
·社会空间 | 第56-57页 |
·心理空间 | 第57页 |
·信息空间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及设计实践 | 第59-64页 |
·中国人家东园实例分析 | 第60-62页 |
·中国人家玉鉴园景观设计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