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引发剂的制备及引发丙烯酸乙酯的聚合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 ·自由基聚合引发体系综述 | 第11-24页 |
| ·偶氮类引发剂 | 第12-13页 |
| ·过氧类引发剂和碳系自由基引发剂 | 第13-15页 |
|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 第15-19页 |
| ·双官能度和多官能度引发剂 | 第19-21页 |
| ·双官能度引发剂 | 第19-21页 |
| ·多官能度引发剂 | 第21页 |
| ·大分子引发剂(macroinitiator) | 第21-23页 |
| ·活性自由基引发剂 | 第23-24页 |
|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 第24-25页 |
| ·碱金属 | 第24页 |
| ·有机金属化合物 | 第24-25页 |
| ·路易斯碱 | 第25页 |
| ·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 第25-27页 |
| ·质子酸引发体系 | 第25-26页 |
| ·路易斯酸引发体系 | 第26页 |
| ·其他 | 第26-27页 |
| ·配位聚合引发剂 | 第27页 |
|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引发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29-39页 |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 ·新型引发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39页 |
| ·1a 的合成 | 第31-33页 |
| ·2a 的合成 | 第33-35页 |
| ·3a 的合成 | 第35-36页 |
| ·4a 的合成 | 第36-37页 |
| ·5a 的合成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新型引发体系的聚合反应及其机理研究 | 第39-53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53页 |
| ·聚合反应及测试方法 | 第39-48页 |
| ·1a 的聚合反应 | 第40-45页 |
| ·2a 的聚合反应 | 第45-46页 |
| ·3a 的聚合反应 | 第46-47页 |
| ·4a 的聚合反应 | 第47页 |
| ·5a 的的聚合反应 | 第47-48页 |
| ·新型引发剂的聚合机理研究 | 第48-53页 |
| ·键离解能计算 | 第48-49页 |
| ·新型引发剂聚合机理及断裂方式 | 第49-51页 |
| ·新型引发剂链引发方式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61-62页 |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