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系统中安全认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8页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电子邮件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 第9-10页 |
·电子邮件的安全问题 | 第10页 |
·电子邮件的安全需求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电子邮件的基本原理与相关协议 | 第13-19页 |
·电子邮件传输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邮件用户代理 | 第13-14页 |
·邮件传输代理 | 第14页 |
·邮件投递代理 | 第14页 |
·电子邮件报文生成、发送和接收相关协议 | 第14-16页 |
·POP3邮局协议 | 第14-15页 |
·Internet消息访问协议 | 第15页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第15-16页 |
·RFC822文本协议 | 第16页 |
·多功能Internet邮件扩展协议 | 第16页 |
·电子邮件安全相关协议 | 第16-18页 |
·安全多功能Internet邮件扩展协议 | 第17页 |
·OpenPGP协议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密码学和安全认证技术 | 第19-24页 |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 第19页 |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 第19-20页 |
·消息摘要、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 | 第20-22页 |
·消息摘要 | 第20-21页 |
·数字签名 | 第21页 |
·数字证书 | 第21-22页 |
·安全认证技术 | 第22-23页 |
·口令认证 | 第22-23页 |
·单向认证 | 第23页 |
·双向认证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电子邮件安全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24-34页 |
·电子邮件安全子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4-27页 |
·原有电子邮件系统存在的缺陷 | 第24-25页 |
·电子邮件安全子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25-26页 |
·电子邮件安全子系统的解决方案 | 第26-27页 |
·电子邮件安全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7-29页 |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28页 |
·系统的运行平台 | 第28-29页 |
·电子邮件安全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29-33页 |
·邮件系统的安全登录 | 第29-30页 |
·密钥的产生与保存 | 第30页 |
·邮件信息的加密与解密 | 第30-32页 |
·邮件信息的签名与验证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电子邮件安全子系统的实现 | 第34-55页 |
·运行环境的搭建 | 第34-38页 |
·操作系统的选择与安装 | 第34-35页 |
·邮件服务器的选择与安装 | 第35-36页 |
·数据库的选择与安装 | 第36-37页 |
·Web服务器的选择与安装 | 第37页 |
·开发平台的选择与安装 | 第37-38页 |
·加密与解密功能的实现 | 第38-42页 |
·对称密钥体制下加密与解密功能的实现 | 第38-39页 |
·公开密钥体制下加密与解密功能的实现 | 第39-42页 |
·消息摘要、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的实现 | 第42-47页 |
·消息摘要的实现 | 第43页 |
·数字签名的实现 | 第43-45页 |
·数字证书的实现 | 第45-47页 |
·电子邮件中安全认证技术的实现 | 第47-53页 |
·邮件信息加密与解密的实现 | 第47-50页 |
·邮件信息签名与验证的实现 | 第50-53页 |
·实验数据的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55-56页 |
·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