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 第1-10页 |
·三轴仪简介 | 第7-8页 |
·三轴仪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8-9页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9页 |
·本章小结 | 第9-10页 |
1 数据采集基本原理 | 第10-22页 |
·采样和量化理论基础 | 第10-18页 |
·香农(Shannon)采样定理和奈氏(Nyquist)准则 | 第10-12页 |
·量化误差和理论信噪比 | 第12-16页 |
·过采样技术 | 第16-18页 |
·模数转换器的简介 | 第18-21页 |
·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模数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2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2-41页 |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 第22-24页 |
·数据采集系统方案的论证 | 第22页 |
·数据采集系统方案的确定 | 第22-24页 |
·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24-31页 |
·模拟信号处理模块方案的确定 | 第24-29页 |
·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29-31页 |
·DSP外围模块的设计 | 第31-37页 |
·DSP存储器的扩展 | 第32-33页 |
·电源管理芯片的选取 | 第33-34页 |
·时钟电路的设计 | 第34-35页 |
·复位电路的设计 | 第35-36页 |
·通讯接口的设计 | 第36-37页 |
·系统扩展模块-液晶显示的设计 | 第37-39页 |
·液晶显示模块方案的确定 | 第37-38页 |
·液晶显示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38-39页 |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引起的误差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的编写 | 第41-53页 |
·数据采集软件系统的概述 | 第41-42页 |
·系统基本框架 | 第41页 |
·模块划分及彼此间的调用关系 | 第41-42页 |
·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数据流动图 | 第42页 |
·系统的详细模块划分及各模块功能说明 | 第42-44页 |
·系统各模块的介绍 | 第42-43页 |
·物理存储空间分布 | 第43-44页 |
·系统开发环境(CCS,Code Composer Studio)及编写流程 | 第44-45页 |
·数据采集系统的程序编写 | 第45-49页 |
·数据采集系统中时序的分析 | 第45-46页 |
·数据采集的程序流程图 | 第46-47页 |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编写的分析 | 第47-49页 |
·液晶显示模块软件的编写 | 第49-52页 |
·液晶显示的时序分析 | 第49-50页 |
·软件编写的程序流程图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数据采集系统中数字滤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实现 | 第53-72页 |
·数字滤波 | 第53-58页 |
·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 | 第53-54页 |
·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 | 第54-58页 |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定点DSP中的实现 | 第58-71页 |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原理 | 第59-60页 |
·基-2的FFT算法 | 第60-64页 |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定点DSP中实现的技术难点 | 第64-66页 |
·一个在TMS320LF2407上实现的基2-256点FFT的汇编程序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