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资料综述 | 第11-31页 |
1 吸波材料的发展背景 | 第11-23页 |
(1) 最早的微波吸收材料 | 第11页 |
(2) 微波隐身的基本原理 | 第11-13页 |
(3) 雷达吸波材料(RAM)的概念及分类 | 第13-14页 |
(4) 电磁波吸收剂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4-16页 |
(5) 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与吸收剂百分体积的关系 | 第16-17页 |
(6) 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测量 | 第17-18页 |
(7) 吸波材料反射率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 第18-20页 |
(8) 雷达波吸收剂吸波涂层(RAC)电磁参数的优化设计 | 第20-21页 |
(9) 吸波材料研究的意义及其应用 | 第21-23页 |
2 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3-29页 |
(1) 铁氧体 | 第24-26页 |
(2) 金属粉吸收剂 | 第26-27页 |
(3) 其它新型吸收剂 | 第27-29页 |
3 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4 选题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多晶铁纤维吸收剂的制备 | 第31-38页 |
1 引言 | 第31-3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2页 |
(1) 多晶铁纤维的制备 | 第32页 |
(2) 多晶铁纤维的宏观及微观结构表征 | 第32页 |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2-37页 |
(1) 多晶铁纤维的制备制备原理 | 第32-35页 |
(2) 多晶铁纤维的结构 | 第35-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多晶铁纤维含量对涂层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38-48页 |
1 引言 | 第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1) 实验原料 | 第38页 |
(2) 反射样品的制作 | 第38页 |
(3) 电磁参数的测量 | 第38-39页 |
(4) 反射率的测量 | 第39页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39-47页 |
(1) 网络参数法测量吸波材料电磁参数 | 第39-42页 |
(2) 电磁参数随填充比的变化规律 | 第42-44页 |
(3) 涂层反射率的测量方法 | 第44-45页 |
(4) 反射率随纤维填充比的变化规律 | 第45-47页 |
4 结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多晶铁纤维涂层厚度对其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48-54页 |
1 引言 | 第48-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1) 实验原料 | 第49页 |
(2) 反射样品的制作 | 第49页 |
(3) 反射率的测量 | 第49页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49-53页 |
(1) 反射率随着厚度的变化规律 | 第49-52页 |
(2) PIF涂层与羰基铁粉涂层双层复合对X波段电磁波的吸收 | 第52-53页 |
4 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纤维取向对涂层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54-65页 |
1 引言 | 第54页 |
2 斜入射理论 | 第54-57页 |
3 实验 | 第57-58页 |
(1) 实验设备 | 第57页 |
(2) 反射率样板的制作 | 第57页 |
(3) 定向纤维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57-58页 |
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8-64页 |
(1) 刷板法制备的涂层反射率随入射角、极化状态的变化 | 第59-60页 |
(2) 纤维层间夹角为零度时不同入射角、不同极化状态的反射率 | 第60-62页 |
(3) 纤维层间夹角为90°时不同入射角、不同极化状态的反射率 | 第62-64页 |
5 结论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纤维对改性羰基铁粉吸波性能的影响 | 第65-71页 |
1 引言 | 第65页 |
2 实验方法及原料 | 第65-66页 |
(1) 实验原料 | 第65-66页 |
(2) 实验样品的制作 | 第66页 |
(3) 羰基铁粉电磁参数及涂层的反射率的测量方法 | 第66页 |
(4) 羰基铁粉的微观形貌观察 | 第66页 |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6-69页 |
4 结论 | 第69-71页 |
第七章 多晶铁纤维与不锈钢纤维吸收性能对比性研究 | 第71-79页 |
1 引言 | 第7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72-78页 |
(1) 成分及微观结构的不同 | 第72-73页 |
(2) 电磁参数及吸波机理的不同 | 第73-76页 |
(3) 各向异性吸收剂电磁参数的测量方法 | 第76-78页 |
4 结论 | 第78-79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