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

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8-10页
一、 赠地学院建立的萌芽时期第10-15页
 (一) 1785年《土地法》和1787年《西北法令》允许政府赠地兴教,为赠地学院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第10-12页
  1 、 1785年《土地法》为赠地学院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第10-11页
  2 、 1787年《西北法》为联邦政府拨地兴办高等教育开创了先河第11-12页
 (二) 南北战争前美国对教育的土地捐赠,为赠地学院的建立提供了实践基础第12-15页
二、 赠地学院的初创时期第15-29页
 (一) 建立赠地学院的背景第15-16页
 (二) 赠地学院最先的倡导者第16-19页
  1 、 乔纳森.鲍德温.特纳(1805~第1904-1903页
  2 、 贾斯廷.史密斯.莫里尔(1810~第1903-19页
 (三) 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及历史意义第19-23页
  1 、 主要内容第19-20页
  2 、 赠地学院设置情况第20-22页
  3 、 该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第22-23页
 (四) 赠地学院初创时期所面临的困境第23-29页
  1 、 土地赠予方式的不合理第23-26页
  2 、 土地价格的混乱第26页
  3 、 课程设置的争论第26-27页
  4 、 教师和学生数量的不足第27-29页
三、 赠地学院功能不断完善时期第29-40页
 (一) 1890的第二个《莫里尔法案》通过及其意义第29-33页
  1 、 第二个《莫里尔法案》颁布的背景第29-30页
  2 、 法案的主要内容及赠地学院的建立情况第30-31页
  3 、 法案颁布的意义第31-33页
 (二) 《哈奇法》和《史密斯-利佛法》使赠地学院功能不断完善第33-40页
  1 、 1887年的《哈奇法》资助各州建立农业实验站,加强赠地学院农业研究第33-36页
  2 、 1914年的《史密斯--利佛法》拨款建立农业推广站,加强赠地学院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第36-40页
四、 赠地学院二战后发展新阶段第40-49页
 (一) 赠地学院院系的增加及课程内容的调整第40-42页
  1 、 原有院系的升格及新院系的增设第40-41页
  2 、 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扩展第41-42页
 (二) 学生数量的增加第42-44页
 (三) 赠地学院数目的不断增加第44-47页
  1 、 20世纪60~70年代哥伦比亚特区和太平洋加勒比岛赠地学院建立和发展情况第44-45页
  2 、 1994年为土著印第安人建立的赠地学院第45-47页
 (四) 赠地学院产生的新问题第47-49页
五、 赠地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第49-55页
 (一) 促使美国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第49-50页
 (二) 最终确立并强化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第50-53页
 (三) 促进了美国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加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附录第56-62页
 (一) 美国赠地学院发展大纪事第56-57页
 (二) 美国赠地学院和大学中英文对照第57-61页
 (三) 美国主要赠地学院和大学分布图第61-6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壁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下一篇:当代中国乡—村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