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6页 |
·监控组态软件成长的历史背景 | 第10-12页 |
·虚拟仪器概述 | 第11-12页 |
·监控组态软件性能要求 | 第12页 |
·实时多任务 | 第12页 |
·高可靠性 | 第12页 |
·标准化 | 第12页 |
·监控组态软件的数据流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组态软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其在选矿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 | 第16-22页 |
·国外监控组态软件 | 第16-18页 |
·国产化监控组态软件 | 第18-20页 |
·监控组态软件的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能够同时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平台是组态软件的发展方向之一 | 第20页 |
·组态软件作为单独行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 第20-21页 |
·组态软件在嵌入式整体方案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 第21页 |
·组态软件在选矿自动化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第三章 MCGS监控系统原理 | 第22-36页 |
·MCGS监控系统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 第22-25页 |
·MCGS通用监控系统主要特性: | 第22-24页 |
·MCGS通用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 第24-25页 |
·MCGS通用监控系统的工作方式 | 第25-26页 |
·MCGS通用监控系统的构成和组成部分的功能 | 第26-29页 |
·监控系统的构成 | 第26-27页 |
·监控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 第27-29页 |
·MCGS监控系统的组态过程 | 第29-36页 |
·工程整体规划 | 第29-30页 |
·工程建立 | 第30页 |
·构造实时数据库 | 第30-31页 |
·组态用户窗口 | 第31-32页 |
·组态主控窗口 | 第32页 |
·组态设备窗口 | 第32-33页 |
·组态运行策略 | 第33-34页 |
·组态结果检查 | 第34页 |
·工程测试 | 第34页 |
·新工程的提交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磨矿分级人工控制 | 第36-39页 |
第五章 磨矿分级过程组态控制 | 第39-46页 |
·磨矿分级控制目标 | 第39-40页 |
·磨矿分级系统硬件配置 | 第40-41页 |
·传感技术 | 第41-42页 |
·磨矿分级控制方案 | 第42页 |
·磨矿分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46页 |
第六章 集散控制系统 | 第46-53页 |
·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46-47页 |
·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 第47-48页 |
·分级递阶控制 | 第47页 |
·分散控制 | 第47-48页 |
·协调性 | 第48页 |
·集散系统的构成 | 第48-51页 |
·分散过程控制装置部分 | 第49-50页 |
·集中操作和管理系统部分 | 第50页 |
·通信系统部分 | 第50-51页 |
·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和显示 | 第51-53页 |
·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方式 | 第51-52页 |
·集散控制系统的现实画面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磨矿分级系统组态控制结果 | 第53-57页 |
·磨矿分级系统组态控制主界面 | 第53-54页 |
·磨矿分级系统历史数据记录 | 第54-55页 |
·磨矿分级系统实时数据显示 | 第55-56页 |
·磨矿分级系统参数设置界面 | 第56-5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 | 第65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