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8页 |
| 1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制的现实背景 | 第8-17页 |
| ·失地农民群体形成的原因 | 第8-11页 |
| ·农地流转造成农民的失地 | 第8-9页 |
| ·农地非农化造成农民的失地 | 第9-11页 |
|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制的必要性 | 第11-14页 |
| ·经济利益的流失 | 第11-12页 |
| ·政治利益的流失 | 第12-13页 |
| ·文化利益的流失 | 第13页 |
| ·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特性 | 第13-14页 |
|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制的可行性 | 第14-16页 |
| ·境外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 | 第14-15页 |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 | 第15-16页 |
|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 | 第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2 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24页 |
| ·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 第17-19页 |
| ·养老基金形成的特点 | 第17-18页 |
| ·养老基金的来源 | 第18-19页 |
| ·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金账户建立、运转方式比较 | 第19-23页 |
| ·养老金账户的建立 | 第19页 |
| ·部分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运转方式 | 第19-21页 |
| ·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式的比较 | 第21-23页 |
| ·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基金运行和监管 | 第23页 |
|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及其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页 |
| 3 余姚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制实证分析 | 第24-39页 |
| ·余姚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简介 | 第25-27页 |
| ·问卷调查目的和方法 | 第27页 |
|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 ·余姚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制的主要问题 | 第28-38页 |
| ·调研结果中发现的问题 | 第28-31页 |
| ·体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8页 |
| ·制度延伸的问题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4 构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体制 | 第39-58页 |
| ·账户的合理设置 | 第39-44页 |
| ·账户筹资方式选择 | 第39-41页 |
| ·账户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41-44页 |
| ·统筹资金的来源 | 第44-49页 |
| ·优化征地成本结构:改革征地补偿制度 | 第44-47页 |
| ·完善经营管理:提高村集体经济增值收益 | 第47-48页 |
| ·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 第48-49页 |
| ·养老基金运营、投资组合和监管 | 第49-54页 |
| ·养老基金的运营 | 第49-51页 |
| ·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 | 第51-52页 |
| ·养老基金的监管 | 第52-54页 |
| ·将制度外农民纳入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体制的初步思考 | 第54-55页 |
| ·政府在推进养老保险体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