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前言第1-9页
第一章 计算机软件产业及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概论第9-21页
 第一节 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第9-12页
  一、 计算机软件产业介绍第9-10页
  二、 全球背景下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第10-11页
  三、 软件产业法律保护的重要性第11-12页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概论第12-16页
  一、 国外著作权“单维”保护到著作权和专利权“双维”保护的立法实践第12-14页
  二、 我国“一片空白”到“初具雏形”的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第14-16页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核心——保护客体的分析第16-21页
  一、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及类别第16-19页
  二、 软件具有作品和产品的双重特性第19-21页
第二章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第21-30页
 第一节 著作权法中软件地位的确定第21-22页
  一、 我国原《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软件保护的双重标准第21页
  二、 我国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计算机软件保护标准的统一第21-22页
 第二节 软件著作权人的权利第22-25页
  一、 软件著作权人权利的增加第22-23页
  二、 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强化第23-25页
 第三节 公众利益与软件著作权人权利的平衡第25-30页
  一、 合理使用范围的确定——保护公众利益第25-27页
  二、 最终用户责任的确定——保护软件著作权人权利第27-30页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权保护第30-41页
 第一节 以美国为主的软件产业发达国家软件专利法保护体制第30-33页
  一、 美国软件专利保护标准的逐步开放第30-31页
  二、 其他国家与美国相似的软件专利保护标准第31-33页
 第二节 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权法保护体制的运行第33-35页
  一、 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法保护的基本观点第33-34页
  二、 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法保护的限制第34-35页
 第三节 软件产业推动我国软件专利法保护标准的宽松第35-41页
  一、 商业方法软件迫切需要我国的专利法保护第35-37页
  二、 我国软件专利保护中技术概念和创造性标准的拓宽第37-41页
第四章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分析第41-50页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保护体制的合理性分析第41-43页
  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保护的优势第41-42页
  二、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保护的缺陷第42-43页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专利权法保护体制的合理性分析第43-45页
  一、 计算机软件专利法保护的优势第43-44页
  二、 计算机软件专利法保护的缺陷第44-45页
 第三节 软件其它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可行性分析第45-50页
  一、 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保护体制第45-47页
  二、 计算机软件的商标法保护体制第47-49页
  三、 计算机软件的合同法保护体制第49-50页
第五章 我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选择第50-57页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专门立法体制——难以实现第50-51页
  一、 专门立法体制的平衡目的第50-51页
  二、 专门立法的可行性第51页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综合法律保护体制——最佳选择第51-57页
  一、 我国现行计算机软件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第51-53页
  二、 我国软件综合法律保护体制的完善第53-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MS320DSC21的嵌入式网络摄像机的设计
下一篇:经液氮保存同种带支架瓣膜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