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 ·光纤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外玻璃光纤材料的种类 | 第11-19页 |
|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 | 第11页 |
| ·卤化物玻璃 | 第11-12页 |
| ·硫系玻璃 | 第12-13页 |
| ·硫卤玻璃 | 第13-19页 |
| 第二章 实验理论 | 第19-33页 |
| ·光纤材料损耗的产生 | 第19-25页 |
| ·本征衰减 | 第20-23页 |
| ·紫外吸收或Urbach吸引边 | 第20-21页 |
| ·多声子吸收 | 第21-22页 |
| ·瑞利散射 | 第22-23页 |
| ·非本征衰减 | 第23-25页 |
| ·杂质振动吸收 | 第23-24页 |
| ·非本征散射 | 第24页 |
| ·弱吸收拖尾 | 第24-25页 |
| ·降低红外光纤损耗的途径 | 第25-27页 |
| ·提高原材料纯度 | 第25-27页 |
| ·改进玻璃制备工艺 | 第27页 |
| ·选择合理的拉丝工艺参数 | 第27页 |
| ·红外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 第27-29页 |
| ·棒管法 | 第27-28页 |
| ·双坩埚法 | 第28-29页 |
| ·浇注法 | 第29页 |
| ·玻璃结构中的化学键 | 第29-33页 |
| ·化学键的特性是玻璃生成和结构的决定因素 | 第29-32页 |
| ·无机玻璃的结构模型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实验 | 第33-40页 |
| ·块状玻璃的制备 | 第33-35页 |
| ·石英管的预处理 | 第33页 |
| ·原料的提纯 | 第33页 |
| ·石英管的熔封 | 第33-34页 |
| ·玻璃的熔制和退火 | 第34-35页 |
| ·硫卤玻璃光纤的拉制 | 第35-37页 |
| ·测试 | 第37-40页 |
| ·金相显微镜观察 | 第37页 |
|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37页 |
| ·差热及热重综合分析测试 | 第37页 |
| ·紫外可见光谱测试 | 第37页 |
| ·外透过光谱测试 | 第37-38页 |
| ·激光拉曼光谱测试 | 第38页 |
| ·密度测试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As_2S_3-CdI_2系统玻璃的测试结果 | 第40-47页 |
| ·X射线衍射图 | 第40-42页 |
| ·差热及热重综合热分析 | 第42-44页 |
| ·玻璃的光学性质 | 第44-45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44页 |
| ·红外透射光谱 | 第44-45页 |
| ·激光拉曼光谱 | 第45-46页 |
| ·密度测试结果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GeS_2-Ga_2S_3-KI三元系统玻璃测试结果 | 第47-64页 |
| ·X射线衍射图及玻璃成玻区的绘制 | 第47-50页 |
| ·差热及热重综合热分析 | 第50-55页 |
| ·玻璃的光学性质 | 第55-64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55-57页 |
| ·红外透射光谱 | 第57-64页 |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第64-71页 |
| ·玻璃的形成能力及热性能 | 第64-67页 |
| ·玻璃的光学性质 | 第67-68页 |
| ·紫外可见透过性能 | 第67页 |
| ·红外透过性能 | 第67-68页 |
|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第68-70页 |
| ·As_2S_3-CdI_2系统玻璃的结构 | 第68页 |
| ·Ga_2S_3-GeS_2-KI系统玻璃结构 | 第68-70页 |
| ·光纤拉制情况 | 第70-71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