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7页 |
·引言 | 第8-9页 |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设计发展概况 | 第9-14页 |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优化设计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汽轮发电机组系统隔振、抗振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汽轮发电机组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动力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振幅法 | 第14页 |
·共振法 | 第14-15页 |
·振幅法与共振法比较 | 第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选题目的 | 第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框架式动力基础的有限元动力分析 | 第17-30页 |
·引言 | 第17页 |
·框架式动力基础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7-26页 |
·离散体的动力方程 | 第17-20页 |
·局部坐标下单元矩阵的形成 | 第20-24页 |
·整体坐标下单元矩阵的形成 | 第24-26页 |
·框架式基础的自由振动分析 | 第26-27页 |
·框架式基础的动力响应计算 | 第27-30页 |
·阻尼及阻尼矩阵 | 第27-28页 |
·用振型迭加法计算干扰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第28-29页 |
·基础各杆动力计算 | 第29-30页 |
3 12000KW汽轮机组基础的动力特性计算 | 第30-44页 |
·设计原始资料 | 第30-31页 |
·框架式动力机器基础型式的确定 | 第31-36页 |
·基础选型 | 第31-32页 |
·框架式基础的设计要求 | 第32页 |
·框架式基础的布置原则 | 第32-33页 |
·框架式基础的结构形式 | 第33-36页 |
·机组框架式基础有限元分析 | 第36-44页 |
·框架式基础计算模型 | 第36页 |
·基础固有特性计算 | 第36-38页 |
·框架式基础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38-40页 |
·动力计算结果比较 | 第40-44页 |
4 12000KW汽轮发电机组基础两自由度法简化计算 | 第44-51页 |
·两自由度法简化计算 | 第44-47页 |
·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动力特性分析 | 第45-47页 |
·计算结果 | 第47-49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5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