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1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3-14页
  一、 研究对象第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三、 创新之处第14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4-21页
  一、 关于中国的发展研究第15-16页
  二、 关于政府作用的一般理论探索第16-18页
  三、 关于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研究第18-21页
第二章 后发优势概念的引入第21-40页
 第一节 格申克龙及其后发优势思想第21-27页
  一、 格申克龙其人其说第21-22页
  二、 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思想第22-27页
 第二节 后发优势的约束性条件第27-31页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第31-40页
  一、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31-34页
  二、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第34-36页
  三、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比以往更加显著第36-40页
第三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宏观和中观角度考察国外后发优势政策思想第40-60页
 第一节 国家层次的分析第40-52页
  一、 日本: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进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第40-47页
  二、 韩国:从殖民地附属国到新兴工业国第47-52页
 第二节 区域层次的分析第52-60页
  一、 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第52-53页
  二、 制定明确的区域援助目标第53-54页
  三、 建立专门的区域援助开发组织机构第54-55页
  四、 采取灵活多样的发展援助方式第55-57页
  五、 鼓励地方及民间力量参与第57-58页
  六、 区域政策法律化第58-60页
第四章 体现后发优势思想的中国近代开放意识第60-85页
 第一节 对闭关锁国的批判与反思第61-63页
 第二节 对对外开放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第63-68页
 第三节 对开放的内容、途径的探讨第68-78页
 第四节 在坚持对外开放中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第78-85页
第五章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后发优势思想的思考第85-106页
 第一节 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赶超战略思想研究第85-90页
  一、 毛泽东赶超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第85-87页
  二、 邓小平的赶超思想与中国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第87-88页
  三、 江泽民与时俱进的赶超思想第88-90页
 第二节 中国技术性后发优势思想第90-98页
  一、 从后发优势实现看我国的技术引进第90-96页
  二、 模仿创新----后来者居上的必由之路第96-98页
 第三节 中国制度性后发优势思想第98-106页
  一、 关于制度性后发优势和“制度夹生”第98-100页
  二、 中国改革中的“后发优势”:一个初步分析第100-106页
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区域性后发优势思想--西部开发政策思想概论第106-138页
 第一节 近代先进人士对西部开发的关注第106-113页
  一、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开发西部的思想第106-108页
  二、 以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发西部的思想第108-111页
  三、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发西部的思想第111-113页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部开发思想及实践第113-119页
  一、 三、四十年代开发西部的原因及目的第114-115页
  二、 三、四十年代开发西部的政策思想及措施第115-118页
  三、 三、四十年代西部开发的意义第118-119页
 第三节 建国以来的西部开发思想及实践第119-138页
  一、 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西部开发思想初探第119-124页
  二、 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第124-129页
  三、 发挥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思想的探讨第129-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4页
后记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囊化转心房肽基因细胞治疗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神经微循环及神经内结缔组织改变与三叉神经脱髓鞘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