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供电方式在临汾农村电网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 ·单三相混合供电在10千伏中应用的优势 | 第9-10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 第2章 单三相混合供电方式的基本概况 | 第12-20页 |
| ·三相供电方式 | 第12-13页 |
| ·单相供电系统 | 第13-14页 |
| ·单相供电系统的分类 | 第13页 |
| ·线路供电半径对单相两线制供电方式线损的影响 | 第13-14页 |
| ·线路供电半径对单相三线配电方式线损的影响 | 第14页 |
| ·单、三相混合配电系统运行解析 | 第14-18页 |
| ·单、三相混合配电系统的实现 | 第15页 |
| ·单三相混合配电电方式对线损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单三相混合配电方式对三相平衡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农村单相、三相混合配电方式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7页 |
| ·需要三相供电时的解决方案 | 第17-18页 |
| ·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相关问题 | 第18页 |
| ·单三相混合配电系统优势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农网单三相混合供电方式技术性分析 | 第20-32页 |
| ·农网的基本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 ·传统农网线损综合分析 | 第20-21页 |
| ·基于单三相混合供电的实现方法 | 第21-23页 |
| ·单三相混合供电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 ·单三相混合供电方式适用选择方法 | 第22页 |
| ·单三相混合供电方式中中压系统建设方式 | 第22-23页 |
| ·对农网进行单三相混合供电的线损改进分析 | 第23-27页 |
| ·单相供电的线损综合分析 | 第23-24页 |
| ·不同配电方式线损计算 | 第24-26页 |
| ·线损分析 | 第26-27页 |
| ·对于农网进行单三相混合供电的三相不平衡的影响 | 第27-29页 |
| ·三相不平度的计算 | 第27-28页 |
| ·单三相混合配电方式对相间对称性影响分析 | 第28页 |
| ·单三相混合供电系统引起的三相不平衡解决方案 | 第28-29页 |
| ·对于农网进行单三相混合供电的可靠性分析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在临汾农网实施单三相混合供电的规划方案 | 第32-43页 |
| ·临汾农网的概况 | 第32-33页 |
| ·单三相混合供电模式实验区域的确定 | 第33-34页 |
| ·对南辛庄村实施单三相混合供电的规划方案 | 第34-39页 |
| ·典型供电区域基本情况 | 第35页 |
| ·主要设备相关要求 | 第35-37页 |
| ·技术规划方案 | 第37-39页 |
| ·对供电质量的预计经济效益分析 | 第39-41页 |
| ·方案的特点及评价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3页 |
| ·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