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绪论:论域的确定与路径的选择 | 第1-18页 |
| (一) 民族地区行政:空间的确定与时间的定位 | 第7-11页 |
| (二) “政府干预”与“管理情结”的规范界定 | 第11-15页 |
| (三)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的研究径路选择 | 第15-18页 |
| 二 “政府干预情结”在民族地区行政中深层植根的缘由 | 第18-43页 |
| (一)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的理论起点 | 第18-23页 |
| (二)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情结”的经验起点:后发现代化效应 | 第23-29页 |
| (三) “共时性”对民族地区的“政府干预”的实践诉求 | 第29-32页 |
| (四) 主流管理思想对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情结”的合法化 | 第32-43页 |
| 三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情结”的主要影响 | 第43-57页 |
| (一) 单线历史进化论考察下的民族地区进步 | 第43-46页 |
| (二)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情结”消极后果分析 | 第46-54页 |
| (三)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的再生性后果 | 第54-57页 |
| 四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情结”的理论反思 | 第57-70页 |
| (一)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合利性分析:利益集团与发展路径 | 第57-61页 |
| (二)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的合法性分析:经验与规范 | 第61-66页 |
| (三)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的合道德性分析:目标责任与手段责任 | 第66-68页 |
| (四) 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的内在冲突:管理的科学原则与民族原则 | 第68-70页 |
| 五 破解民族地区“政府干预情结”:民族地区行政再造 | 第70-94页 |
| (一) 从全能政府到有效政府:民族地区政府模式构建的必由之路 | 第70-79页 |
| (二) 从目标责任到手段责任:民族地区政府理念重塑的核心主张 | 第79-84页 |
| (三) 从民族同化到因俗而治:民族地区政府行政特点的现实选择 | 第84-89页 |
| (四) 问题与答案:“政府干预情结”给中国行政带来的思考 | 第89-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 后记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