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中的表示方法扩展研究
| 第1章 前言 | 第1-13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第8-10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构成 | 第8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应用领域 | 第8-9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简史 | 第9-10页 |
|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中表示方法的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2章 现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述 | 第13-19页 |
| ·数据采集 | 第14页 |
| ·数据编辑 | 第14-15页 |
| ·数据存储与组织 | 第15-16页 |
| ·空间查询与分析 | 第16-17页 |
| ·空间检索 | 第16页 |
| ·空间拓扑叠加分析 | 第16-17页 |
| ·缓冲区分析 | 第17页 |
| ·图形的显示与交互 | 第17-18页 |
| ·现有GIS在三维表示方面的缺陷 | 第18-19页 |
| 第3章 特种行业的信息集成分析 | 第19-27页 |
| ·交通 | 第19-21页 |
| ·军事 | 第21-23页 |
| ·石油 | 第23-25页 |
| ·现有GIS在特种行业中应用的缺陷 | 第25-27页 |
| 第4章 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研究 | 第27-35页 |
| ·虚拟现实简介 | 第27-30页 |
| ·虚拟现实的定义 | 第27-28页 |
| ·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 | 第28页 |
| ·虚拟现实系统的一般组成 | 第28-29页 |
| ·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 第29页 |
| ·虚拟现实的应用 | 第29-30页 |
| ·虚拟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 第30-33页 |
| ·虚拟地理信息系统的提出 | 第30-31页 |
| ·VR与GIS结合应考虑的问题 | 第31-33页 |
| ·虚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第33页 |
| ·虚拟现实技术与GIS结合的前景 | 第33-35页 |
| 第5章 利用OpenGL扩展GIS的表示方法 | 第35-53页 |
| ·计算机图形学基本原理 | 第35-40页 |
| ·三维图形的基本变换 | 第35-37页 |
| ·三维图形的投影变换 | 第37-39页 |
| ·隐藏线或隐藏面消 | 第39-40页 |
| ·OpenGL简介 | 第40-41页 |
| ·OpenGL的特点及功能 | 第41-42页 |
| ·OpenGL的特点 | 第41页 |
| ·OpenGL的功能 | 第41-42页 |
| ·OpenGL工作流程与绘图流程 | 第42-44页 |
| ·OpenGL的工作流程 | 第42-43页 |
| ·OpenGL的绘图流程 | 第43-44页 |
| ·OpenGL中三维图形输出过程 | 第44-48页 |
| ·模视变换 | 第46页 |
| ·投影变换 | 第46-47页 |
| ·视口变换 | 第47-48页 |
| ·光照和材质 | 第48-53页 |
| ·法线矢量 | 第48-50页 |
| ·简单光照模型 | 第50-52页 |
| ·材质颜色 | 第52-53页 |
| 第6章 开发实例 | 第53-69页 |
| ·三维地质构造显示模块需求分析 | 第53-56页 |
| ·数据流图 | 第53-54页 |
| ·数据组织 | 第54-55页 |
| ·主要任务 | 第55-56页 |
| ·三维地质构造显示模块总体设计 | 第56-58页 |
| ·设计思想及路线 | 第56页 |
| ·总体架构 | 第56-57页 |
| ·开发环境 | 第57-58页 |
| ·三维地质构造显示模块详细设计 | 第58-63页 |
| ·主要功能详细设计 | 第58-59页 |
| ·程序流程图 | 第59-61页 |
| ·显示模块中的各种问题及解决 | 第61-63页 |
| ·三维地质构造显示模块的实现 | 第63-68页 |
| ·存在的不足 | 第68-69页 |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