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中文) | 第3-4页 |
(英文) | 第4-5页 |
引言 | 第5页 |
一、 道德的法律化的界定 | 第5-7页 |
(一) 道德的法律化的概念 | 第5页 |
(二) 道德的法律化的基本特征 | 第5-7页 |
二、 道德的法律化的历史分析 | 第7-9页 |
(一) 道德的法律化的产生 | 第7页 |
(二) 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的法律化思想 | 第7-8页 |
(三) 近代以及现代以来的道德的法律化思想 | 第8-9页 |
三、 道德的法律化的学理分析 | 第9-14页 |
(一) 道德和法律的内在同质性是道德法律化的前提和基础 | 第9-12页 |
(二) 道德与法律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道德的法律化的又一重要条件 | 第12-14页 |
(三) 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也为当前的道德的法律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 第14页 |
四、 道德的法律化的途径 | 第14-17页 |
(一) 通过立法,实现道德的法律化 | 第14页 |
(二) 加强制度建设 | 第14-16页 |
(三) 加强道德建设,重视道德教育,为法制建设提供支持与配合 | 第16-17页 |
五、 道德的法律化的限度分析 | 第17-23页 |
(一) 道德的法律化存在限度的原因 | 第17-21页 |
(二) 道德的法律化的“度” | 第21-23页 |
六、 德治与法治 | 第23-27页 |
(一)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 第23-24页 |
(二)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是人类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 第24-25页 |
(三)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25-26页 |
(四) 积极探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具体途径 | 第26-27页 |
结束语 | 第27页 |
注释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