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小肠蔗糖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研究论文 小肠蔗糖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第1-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前言第9-10页
 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10页
  1.1 材料和试剂第10页
  1.2 仪器第10页
 2 方法第10-16页
  2.1 蔗糖酶的分离、纯化及测定第10-12页
   2.1.1 粗酶液的制备与纯化第10页
   2.1.2 DEAE-Sepharose柱层析第10-11页
   2.1.3 Sephacryl S-200柱层析第11页
   2.1.4 Sephadex G-200柱层析第11页
   2.1.5 蔗糖酶活力测定第11页
   2.1.6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11页
   2.1.7 蔗糖酶纯度鉴定第11-12页
  2.2 蔗糖酶的酶学性质第12-15页
   2.2.1 蔗糖酶分子量的测定第12页
   2.2.2 蔗糖酶等电点的测定第12页
   2.2.3 圆二色谱(CD)分析第12页
   2.2.4 氨基酸组成分析第12页
   2.2.5 pH值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第12-13页
   2.2.6 温度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第13页
   2.2.7 蔗糖酶热稳定性测定第13页
   2.2.8 蔗糖酶米氏常数K_m的测定第13页
   2.2.9 蔗糖酶功能基团研究第13-15页
   2.2.10 部分金属离子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第15页
  2.3 其它因素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第15-16页
   2.3.1 部分中药材提取液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第15-16页
   2.3.2 五种调味料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第16页
   2.3.3 背角无齿蚌多糖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第16页
 3 结果第16-39页
  3.1 蔗糖酶的纯化结果第16-19页
   3.1.1 蔗糖酶的提纯第16-18页
   3.1.2 蔗糖酶的纯度鉴定第18-19页
  3.2 蔗糖酶的性质第19-33页
   3.2.1 蔗糖酶的分子量第19-20页
   3.2.2 蔗糖酶的等电点第20-21页
   3.2.3 蔗糖酶的圆二色谱(CD)分析结果第21页
   3.2.4 蔗糖酶的氨基酸组成第21-22页
   3.2.5 蔗糖酶作用的最适pH第22-23页
   3.2.6 蔗糖酶作用的最适温度第23页
   3.2.7 蔗糖酶的热稳定性第23-24页
   3.2.8 蔗糖酶的米氏常数K_m第24页
   3.2.9 蔗糖酶的功能基团第24-30页
    3.2.9.1 几种化学修饰剂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24-25页
    3.2.9.2 PMSF对丝氨酸残基的修饰第25页
    3.2.9.3 NBS对色氨酸残基的修饰第25-27页
    3.2.9.4 PCMB对半胱氨酸残基的修饰第27-29页
    3.2.9.5 蔗糖酶的NR/R单向和双向对角线SDS-PAGE第29-30页
   3.2.10 部分金属离子及EDTA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0-33页
    3.2.10.1 部分金属离子及EDTA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0-31页
    3.2.10.2 过渡金属离子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1-32页
    3.2.10.3 重金属离子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2-33页
    3.2.10.4 EDTA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3页
  3.3 其它因素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3-39页
   3.3.1 部分中药提取液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3-37页
    3.3.1.1 不同种类中药提取液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3-36页
    3.3.1.2 不同体积中药提取液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6-37页
   3.3.2 五种调味料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7-38页
    3.3.2.1 五种调味料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7-38页
    3.3.2.2 不同浓度胡椒碱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8页
   3.3.3 背角无齿蚌多糖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第38-39页
 4 讨论第39-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综述 蔗糖酶研究进展第45-7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企业雇员流动现状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快速衰落时变信道的估计与均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