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渔业、水产业论文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问题的提出第14-17页
   ·国内外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7-23页
     ·国外有关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现状第17-19页
     ·我国开展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存在问题第22-23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第23-24页
   ·研究内容及其体系第24-29页
第二章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第29-61页
   ·渔业资源的概念及其特性第29-35页
     ·渔业资源的概念第29-30页
     ·渔业资源的特性第30-32页
     ·渔业资源利用的特点第32-33页
     ·渔业资源利用的外部性第33-35页
   ·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基本原因及其一般规律第35-39页
     ·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基本原因第35-36页
     ·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基本模型第36-37页
     ·渔业资源的种群增长模型-逻辑斯谛模型第37-38页
     ·渔业资源的生物学模型-Schaefer模型第38-39页
   ·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第39-50页
     ·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过程第39-41页
     ·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41-46页
     ·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分析第46-50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及其标准第50-59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第50-53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及其内涵第53-55页
     ·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第55-57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应达到的目标第57-58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判断标准第58-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物经济决策模型第61-78页
   ·单鱼种的生物经济模型第61-68页
     ·不计成本的单鱼种生物经济模型第61-63页
     ·考虑生产成本的单鱼种生物经济模型第63-68页
   ·其它模型第68-72页
     ·最大社会产量(MSCY)第68-70页
     ·最佳持续产量(OSY)和最佳产量(OY)第70-71页
     ·最适产量(Y0.1)第71-72页
   ·多鱼种的生物经济模型第72-75页
     ·生物学方面相互影响第72-74页
     ·经济学方面相互影响第74-75页
   ·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经济模型的评价第75-76页
   ·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第78-113页
   ·国内外主要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评述第78-82页
     ·货币评价模式第79页
     ·生物物理量衡量指标第79-80页
     ·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第80-81页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的评析第81-82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82-95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概念及其内涵第82-83页
     ·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相对性第83-84页
     ·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则及其一般步骤第84-87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框架的建立及其评述第87-95页
   ·构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第95-111页
     ·评价指标及其指标体系第95-100页
     ·指标选定的原则及其筛选思路第100-105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一般指标体系第105-111页
   ·小结第111-113页
第五章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标体系评价的量化方法第113-147页
   ·指标权重和初值化方法第113-115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113-114页
     ·评价指标初值化方法第114-115页
   ·综合指标体系评价的量化方法第115-131页
     ·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量化方法第116-119页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量化方法第119-126页
     ·可持续晴雨表量化方法第126-129页
     ·各种量化方法的评述第129-131页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动态综合评价量化方法第131-145页
     ·神经网络的概念与特点第131-133页
     ·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第133-140页
     ·BP网络算法第140-144页
     ·基于BP模型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的量化方法第144-145页
   ·小结第145-147页
第六章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第147-188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的基本问题第147-154页
     ·预警的基本概念第147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的概述第147-154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54-172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第154-155页
     ·警度和警限的确定第155-163页
     ·警兆的识别方法第163-166页
     ·构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预警指标体系第166-172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的评价方法与模型第172-182页
     ·指标预警法第172-175页
     ·统计预警方法第175-179页
     ·模型预警法第179-181页
     ·传统预警方法的评述第181-182页
   ·基于BP模型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第182-185页
     ·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构造第182-184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的模型建立第184-185页
   ·小结第185-188页
第七章 我国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第188-248页
   ·我国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势态与现状第188-202页
     ·东海区渔业资源的海洋自然环境第188-189页
     ·东海区渔业资源分布及其特点第189-190页
     ·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第190-197页
     ·东海区渔业资源现状的评价及存在问题第197-202页
   ·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态综合评价第202-208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202-206页
     ·基于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及其比较第206-207页
     ·基于BP模型的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综合评价第207-208页
   ·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预警系统评价第208-211页
     ·警情划分第208页
     ·警兆指标的筛选第208-209页
     ·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预警模型第209-211页
   ·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结果分析第211-212页
   ·我国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第212-220页
   ·小结第220-248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248-255页
   ·主要结论第248-253页
   ·存在问题与讨论第253-255页
附表1东海区渔业人口及其渔业劳力统计第255-256页
附表2东海区水产品总产量及其产量组成第256-257页
附表3各种作业方式的产量组成第257-258页
附表4东海区各大类捕捞产量第258-259页
附表5东海区捕捞渔船的数量第259-260页
附表6东海区各主要鱼类的产量第260-261页
附表7东海区各主要鱼类的产量(续)第261-262页
参考文献第262-273页
致谢第273-27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著及其获奖情况第274页

论文共2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若干关键制造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Ⅰ.P91024氢溴酸盐的质量分析及其药物动力学 Ⅱ.环维黄杨星D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