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

前言第1-6页
第一章 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状况第6-20页
 第一节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界定及其特征第6-9页
  一、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第6-7页
  二、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特征第7-9页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黑社会第9-10页
  一、 中国境内没有存在黑社会的客观社会条件第9页
  二、 中国境内的犯罪形态还没有发展到产生黑社会的阶段第9-10页
 第三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产生的原因第10-15页
  一、 黑社会性质犯罪产生的经济原因第10-11页
  二、 黑社会性质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第11-14页
  三、 黑社会性质犯罪产生的意识原因第14-15页
 第四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第15-18页
  一、 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15-16页
  二、 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第16页
  三、 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波及面广、社会影响恶劣,往往造成群众心理恐慌,危害社会治安稳定第16页
  四、 腐蚀国家政权肌体及工作人员第16-18页
 第五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趋势第18-20页
  一、 组织化程度日趋提高,区域化日益明显第18页
  二、 “职业化”程度有所提高第18-19页
  三、 与境(国)外黑社会的勾结将更加密切第19页
  四、 对政治领域的渗透意识将明显增强第19-20页
第二章 预防、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对策第20-44页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法律法规第20-22页
  一、 反黑刑事立法第21页
  二、 反黑经济立法第21-22页
  三、 反黑行政立法第22页
 第二节 提高全民道德与法制素质第22-24页
 第三节 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力度,铲除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保护伞第24-25页
 第四节 案件侦查基础业务建设第25-30页
  一、 建立反黑专门机构,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第26-28页
  二、 反黑情报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第28-30页
 第五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侦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30-32页
  一、 指导思想第30-31页
  二、 基本原则第31-32页
 第六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秘密侦查措施第32-37页
  一、 密捕第32-33页
  二、 内线侦查第33-37页
 第七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的侦查协作第37-40页
  一、 反黑侦查协作具有重要意义第37-38页
  二、 反黑侦查中协同作战的内容第38页
  三、 反黑侦查地区协作与国际协作第38-40页
 第八节 关于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中证人的保护第40-44页
  一、 证人的心态分析第40-41页
  二、 证人保护问题第41-42页
  三、 建立我国证人保护机制的建议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后记第45-46页
参考书目与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险中介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心肌康注射液中丹参的精制工艺及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