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治疗学论文

金属硫蛋白与铜抗肿瘤作用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7页
前言第17-18页
第一部分 铜抗癌机理研究第18-43页
 引言第18页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一] 实验材料第18-19页
  [二] 实验方法第19-21页
   1 体内抑瘤实验第19-20页
   2 体外细胞生长曲线及铜对细胞毒性实验第20页
   3 流式细胞分光光度计测量分析癌细胞细胞周期第20页
   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核酸形态的变化第20-21页
   5 DNA“Ladder”第21页
 二、实验结果第21-37页
  [一] 铜对荷瘤实验动物的抑瘤效应第21-24页
  [二] 铜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第24-25页
  [三] 铜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损伤第25-30页
  [四] 铜对腹水癌细胞H_(22)HepA细胞周期的影响第30-32页
  [五] 铜对DNA、RNA损伤的形态学观察(AO染色)第32-36页
  [六] 铜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第36-37页
 三、讨论第37-41页
  [一] 铜的抗肿瘤作用第37页
  [二] 铜抗肿瘤作用的机理第37-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第二部分 铜与金属硫蛋白的分布、转运研究第43-84页
 引言第43页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3-48页
  [一] 实验材料第43-44页
  [二] 实验方法第44-48页
   1 肝肾功能、外周血的测定第44页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微量元素(火焰法)第44-45页
   3 铜的化学染色(Rhodanine法)第45页
   4 MT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45页
   5 银饱和法测定金属硫蛋白第45-46页
   6 金属硫蛋白的分离第46页
   7 锌-MT的制备第46-47页
   8 ~(64)Cu和~(135)Ⅰ-MT的转运和代谢第47页
   9 铜和H_2O_2对质粒DNA的损伤及锌-MT保护作用第47-48页
 二、实验结果第48-77页
  [一] 铜对实验动物肝肾功能、外周血的影响第48-49页
  [二] 肿瘤生长对铜分布的影响第49-50页
  [三] 口服醋酸铜后铜在不同组织动态分布规律第50-53页
  [四] ~(64)Cu在腹水型肝癌小鼠中的转运特点第53-60页
  [五] 铜诱导金属硫蛋白在组织脏器中的分布特点第60-64页
  [六] 铜与MT在细胞中的分布特点第64-67页
  [七] 肝脏、肿瘤组织中MT金属组成特点第67-71页
  [八] 腹腔注射MT的分布转运特点第71-72页
  [九] 铜与过氧化氢对质粒DNA的损伤及MT的保护作用第72-77页
 三、讨论第77-81页
  [一] 铜治疗实验性肿瘤过程中的的毒性第77页
  [二] 血清铜的升高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意义第77-78页
  [三] 铜在荷瘤动物组织细胞中的分布规律第78-79页
  [四] 铜抗肿瘤过程中MT的组织细胞分布第79-80页
  [五] MT在肝肾、肿瘤组织中的意义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第三部分 MT基因表达与铜抗癌作用第84-102页
 引言第84页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4-90页
  [一] 实验材料第84-85页
  [二] 实验方法第85-90页
   1 质粒的扩增与制备第85-86页
   2 MT-ⅡA质粒DNA片段的回收(透析袋法)第86页
   3 脂质体Lipofectamine Reagent介导的MT-ⅡA基因转染第86-87页
   4 新霉素筛选转染细胞第87页
   5 标记探针第87-88页
   6 Southern Blot第88-89页
   7 Northern Blot第89-90页
   8 软琼脂生长实验第90页
   9 DNA“Ladder”第90页
 二、实验结果第90-98页
  [一] pBAcNeoMT-ⅡA的限制性酶切鉴定第90-91页
  [二] 脂质体Lipofectamine Reagent介导的MT-ⅡA基因转染人7402细胞第91-92页
  [三] 转染细胞MT的表达和形态、生长特点第92-94页
  [四] MT对人7402肝癌细胞恶性表达的影响第94-95页
  [五] MT对铜抗癌作用的影响第95-98页
  [六] MT对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第98页
 三、讨论第98-101页
  [一] 上调MT基因表达水平方法的评价第98-99页
  [二] 肿瘤细胞内MT高表达可增加细胞的铜毒性第99-100页
  [三] MT对铜离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2页
第四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133页
 一、祖国医学对微量元素铜的认识第102-109页
 二、微量元素铜的病理生理第109-114页
 三、铜、自由基与抗肿瘤第114-120页
 四、铜金属硫蛋白的研究第120-127页
 五、金属硫蛋白基因研究第127-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牙乳头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林州市食管鳞癌病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