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目标和背景的红外与激光成象特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1.1 精确制导 | 第9-10页 |
1.1.2 成象激光雷达与前视红外传感器数据融合 | 第10-11页 |
1.1.3 激光雷达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2.1 复杂目标红外与激光特性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复杂背景红外与激光特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4 本人的主要工作及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粗糙面散射与辐射理论 | 第19-34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3页 |
2.1.1 激光雷达散射截面 | 第19-21页 |
2.1.2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 第21-22页 |
2.1.3 BRDF与LRCS的关系 | 第22-23页 |
2.2 随机粗糙面散射的特性 | 第23-30页 |
2.2.1 随机粗糙平面的相干反射 | 第24-25页 |
2.2.2 随机粗糙平面的非相干散射 | 第25-30页 |
2.3 黑体辐射定律 | 第30-31页 |
2.4 非黑体辐射 | 第31-32页 |
2.5 粗糙表面的发射率 | 第32-33页 |
2.6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海背景的红外与激光成象研究 | 第34-64页 |
3.1 海谱的表示 | 第34-39页 |
3.2 基于FRESNEL反射的成象模型 | 第39-42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39-41页 |
3.2.2 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3.2.3 结论 | 第42页 |
3.3 海面的后向散射模型 | 第42-49页 |
3.3.1 表面统计函数 | 第43-44页 |
3.3.2 后向散射系数 | 第44-48页 |
3.3.3 结果讨论 | 第48-49页 |
3.4 基于刚体的双尺度成象模型 | 第49-63页 |
3.4.1 几何建模 | 第50-55页 |
3.4.2 海面的红外与激光成象 | 第55-63页 |
3.5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复杂目标的激光成象研究 | 第64-94页 |
4.1 复杂目标LRCS的研究方法 | 第64-65页 |
4.2 复杂目标的几何建模 | 第65-67页 |
4.3 复杂目标LRCS计算中的消隐处理 | 第67-74页 |
4.3.1 消隐概述 | 第67-70页 |
4.3.2 修正Z-BUFFER算法 | 第70-74页 |
4.4 复杂目标LRCS的计算 | 第74-83页 |
4.4.1 激光波段目标的LRCS | 第74页 |
4.4.2 非相干分量的计算方法 | 第74-75页 |
4.4.3 相干分量的计算方法 | 第75-76页 |
4.4.4 计算复杂目标激光散射截面的一般步骤 | 第76页 |
4.4.5 歼七Ⅱ缩比飞机模型后向LRCS的计算 | 第76-82页 |
4.4.6 F16飞机模型后向LRCS的计算 | 第82-83页 |
4.5 小结 | 第83-94页 |
第五章 实时红外场景图象模拟系统 | 第94-102页 |
5.1 引言 | 第94-95页 |
5.2 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95-96页 |
5.3 红外图象序列的产生 | 第96-99页 |
5.4 系统的运行性能 | 第99-101页 |
5.5 小结 | 第101-102页 |
结束语 | 第102-104页 |
致 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