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2-17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2-13页 |
·病例收集 | 第12页 |
·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3页 |
·试验场地 | 第13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3-17页 |
结果 | 第17-24页 |
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阈值 | 第17-18页 |
2. CSP3/CSP7 探针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畸变率 | 第18页 |
3. FISH 技术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第18页 |
4. GLPp16、CSP17 与金标准所作的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 | 第18-20页 |
5. GLPp16、CSP17 分别与金标准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移动诊断界点 | 第20-22页 |
6. 尿脱落细胞学的结果 | 第22页 |
7. FISH技术在血尿患者诊断的结果 | 第22-23页 |
8. 染色体畸变与不同病理分期、分级间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关系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28页 |
1. 阈值结果与FISH 结果敏感性的关系 | 第24-25页 |
2. FISH 技术诊断膀胱癌的临床探讨 | 第25-26页 |
3. FISH 技术用于膀胱癌术后监测的探讨 | 第26页 |
4. FISH 技术在血尿患者诊断应用的探讨 | 第26页 |
5. 尿脱落细胞学在诊断膀胱癌中的临床探讨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附图 | 第29-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综述 | 第38-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