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页 |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0-13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工作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第12-13页 |
·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 第13页 |
·锂离子电池隔膜 | 第13-14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4-16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6-23页 |
·选题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实验 | 第24-29页 |
·主要的化学试剂和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主要的化学试剂 | 第24页 |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LiFePO_4/C 的合成工艺流程 | 第25页 |
·材料制备 | 第25-26页 |
·不同葡萄糖配比合成LiFePO_4/C | 第25页 |
·不同温度下磷酸亚铁锂的制备 | 第25页 |
·不同烧结时间条件下制备磷酸亚铁锂 | 第25-26页 |
·采用不同添加剂合成橄榄石型LiFePO_4/C | 第26页 |
·采用不同铁源合成橄榄石型LiFePO_4/C | 第26页 |
·合成掺杂的橄榄石型LiFePO_4/C | 第26页 |
·H_3PO_4 和NH_4H_2PO_4 混合制备LiFePO_4/C | 第26页 |
·实验电池的制备 | 第26-27页 |
·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28-29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8页 |
·恒流充放电 | 第28-29页 |
3 LiFePO_4/C 的合成及工艺优化 | 第29-43页 |
·初期合成的LiFePO_4/C 材料的性能与结构 | 第29-30页 |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不同掺碳量对正极材料LiFePO_4/C 性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0-32页 |
·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32页 |
·不同焙烧温度对正极材料LiFePO_4/C 性能的影响 | 第32-36页 |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2-35页 |
·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形貌分析 | 第36页 |
·不同烧结时间对正极材料 | 第36-39页 |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8-39页 |
·采用不同铁源合成橄榄石型LiFePO_4/C | 第39-42页 |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不同的碳前驱体及金属离子掺杂 | 第43-52页 |
·不同的碳前驱体掺杂对正极材料 LiFePO_4/C 性能的影响 | 第43-47页 |
·充放电测试 | 第43-45页 |
·材料结构分析 | 第45-46页 |
·形貌分析 | 第46-47页 |
·不同金属离子掺杂对正极材料 LiFePO_4/C 性能的影响 | 第47-51页 |
·几种掺杂的 LiFePO_4/C 电化学性能比较 | 第48-51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固液磷源结合制备LiFePO_4/C 及其性能研究 | 第52-59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52页 |
·充放电测试 | 第52-56页 |
·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56页 |
·形貌与粒度分析 | 第56-57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