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论述展开前的准备 | 第9-13页 |
第一节 罪数理论的研究范围 | 第9页 |
第二节 罪数体系的既有模型一览 | 第9-13页 |
第二章 各国罪数体系的比较 | 第13-23页 |
第一节 英美国家的罪数形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德国行为标准说及其支配下的犯罪竞合理论 | 第14-16页 |
第三节 日本构成要件标准说及其支配下的罪数体系模型 | 第16-18页 |
第四节 德、日、中三国罪数体系的比较 | 第18-23页 |
第三章 犯罪构成个数标准说的反对观点 | 第23-27页 |
第四章 全面评价与禁止重复评价 | 第27-31页 |
第五章 罪数体系的多层次性及三分法与两分法的比较 | 第31-35页 |
第六章 一罪形态的取舍 | 第35-44页 |
一、吸收犯的废除 | 第35-36页 |
二、结合犯、结果加重犯与转化犯 | 第36-39页 |
三、继续犯、接续犯、状态犯 | 第39-40页 |
四、即成犯与徐行犯 | 第40-41页 |
五、集合犯与连续犯 | 第41-42页 |
六、牵连犯、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 | 第42-44页 |
第七章 数罪与并罚 | 第44-49页 |
一、数罪的种类 | 第44-45页 |
二、数罪并罚的概念和地位 | 第45-46页 |
三、数罪并罚的适用范围 | 第46-47页 |
四、数罪并罚的方法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