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用水效率的时空变化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第21-28页 |
·DEA 简介 | 第21-22页 |
·数据包络分析的发展历史 | 第22页 |
·C~2R 模型原理 | 第22-26页 |
·C~2R 模型的经济学含义 | 第26-27页 |
·数据包络分析的应用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现状 | 第28-39页 |
·国内外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 第28-30页 |
·中国水资源利用情况 | 第29页 |
·各国水资源利用情况(2000) | 第29-30页 |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及特点 | 第30-32页 |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 | 第30-31页 |
·辽宁省水资源特点 | 第31-32页 |
·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现状 | 第32-36页 |
·现状年供水量分析 | 第32-33页 |
·现状年用水量分析 | 第33-34页 |
·现状年耗水量分析 | 第34-35页 |
·辽宁省各地区用水指标分析 | 第35-36页 |
·辽宁省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水资源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36-37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均衡 | 第37页 |
·水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 第37页 |
·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 | 第37-38页 |
·地下水超采严重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辽宁省用水效率评价 | 第39-52页 |
·指标选取 | 第39-40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40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40-41页 |
·辽宁省用水效率空间分析 | 第41-49页 |
·生活用水效率 | 第42-43页 |
·生产用水效率 | 第43-44页 |
·技术冗余度 | 第44-46页 |
·规模冗余度 | 第46-48页 |
·总用水效率 | 第48-49页 |
·辽宁省用水效率的时间变化分析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61页 |
·影响因素的初步假设 | 第52-5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回归分析 | 第54-60页 |
·全部城市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回归 | 第54-56页 |
·发达地区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回归 | 第56-57页 |
·中等发达地区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回归 | 第57-59页 |
·欠发达地区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回归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提高用水效率的建议 | 第61-66页 |
·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 第61-63页 |
·农业节水 | 第61-62页 |
·工业节水 | 第62-63页 |
·生活用水 | 第63页 |
·加大水价调整步伐,建立科学完整的水价机制 | 第63页 |
·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改革 | 第63-64页 |
·扩大节水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 第64页 |
·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资金支持 | 第64-65页 |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