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友矿沉陷区土地整理潜力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 2 矿区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 | 第15-29页 |
| ·土地整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5-20页 |
| ·土地整理概念及内涵 | 第15-16页 |
| ·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 ·土地整理的原则 | 第18-20页 |
|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及来源分析 | 第20-24页 |
|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 | 第20-22页 |
| ·土地整理潜力来源分析 | 第22-24页 |
| ·土地整理潜力测算的步骤和程序 | 第24-29页 |
| 3 研究区域特征分析 | 第29-39页 |
| ·自然条件分析 | 第29-34页 |
| ·地形地貌 | 第29-30页 |
| ·气候 | 第30-31页 |
| ·土壤 | 第31页 |
| ·水文地质 | 第31-32页 |
| ·植被 | 第32-33页 |
| ·自然灾害 | 第33-34页 |
| ·自然资源分析 | 第34-36页 |
| ·光热资源 | 第34页 |
| ·水资源 | 第34-35页 |
| ·生物资源 | 第35-36页 |
|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第36页 |
|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第36-39页 |
|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第36页 |
|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7-39页 |
| 4 艾友矿沉陷区土地整理潜力测算 | 第39-66页 |
| ·资料收集与整理 | 第39页 |
| ·资料的类别 | 第39页 |
| ·收集资料的方法 | 第39页 |
| ·资料核实与整理 | 第39页 |
| ·土地整理潜力测算 | 第39-57页 |
| ·影响土地整理潜力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 ·土地整理类型区划分 | 第41-43页 |
| ·样区的选取与调查 | 第43-47页 |
| ·系数计算 | 第47-49页 |
| ·土地整理标准制定 | 第49-55页 |
| ·测算系数标准计算 | 第55-57页 |
| ·土地整理潜力测算结果分析 | 第57-66页 |
| ·整理潜力系数 | 第57-59页 |
| ·土地整理潜力分级 | 第59-6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 附表 | 第73页 |
| 附表一 | 第73-74页 |
| 续附表一 | 第74-75页 |
| 附表二 | 第75-76页 |
| 续附表二 | 第76-77页 |
| 续附表二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