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量子纠缠态及两种主要的三体纠缠态 | 第11-14页 |
§1.2 BLOCH球的描述 | 第14-15页 |
§1.3 量子噪声 | 第15-17页 |
§1.4 迹距离和保真度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可控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逻辑线路介绍 | 第21-28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可控量子隐形传态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2.3 基本量子逻辑门 | 第23-25页 |
§2.4 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逻辑线路 | 第25-26页 |
§2.5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相位阻尼噪声对以GHZ态作为通信信道的可控量子隐形传态的影响 | 第28-38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使用GHZ态来隐形传输单量子比特态的量子逻辑线路 | 第29-30页 |
§3.3 相位阻尼对可控量子隐形传态每个操作过程的影响 | 第30-34页 |
§3.4 在相位阻尼噪声信道中可控量子隐形传态的平均迹距离 | 第34-37页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振幅阻尼噪声对以W态作为通信信道的可控量子隐形传态的影响 | 第38-49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使用W态来隐形传输单量子比特态的量子逻辑线路 | 第38-40页 |
§4.3 振幅阻尼对可控量子隐形传态每个操作过程的影响 | 第40-45页 |
§4.4 在振幅阻尼噪声信道中可控量子隐形传态的平均保真度 | 第45-48页 |
§4.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