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参姑娘故事类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论 | 第8-12页 |
·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 第8-9页 |
·观照对象的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第9-12页 |
2 主要情节与重要类型 | 第12-24页 |
·故事学研究视阈下的整体观照 | 第12-14页 |
·东北人参姑娘故事的主要情节 | 第14-21页 |
·可作为亚型定位的重要类型 | 第21-24页 |
·人参女娃和小孩型 | 第21-22页 |
·人参姑娘和老头型 | 第22-24页 |
3 关于类型的重要话题——类型混合 | 第24-28页 |
·同“禁忌型”相混合 | 第24-25页 |
·同“难题型”相混合 | 第25-26页 |
·同“两兄弟(两老友)型”相混合 | 第26-28页 |
4 成就类型的元素分析——角色功能 | 第28-32页 |
·普罗普角色功能理论的应用 | 第28-30页 |
·三种角色的主要功能 | 第30-32页 |
·受助(害)者 | 第30页 |
·谋害者 | 第30页 |
·帮助者 | 第30-32页 |
5 类型涵澹中的主题渗透——来龙去脉 | 第32-40页 |
·东北人参姑娘故事对三大神话主题的传承 | 第33-35页 |
·抗争进取的生存观念 | 第33-34页 |
·惩恶扬善的理想寄托 | 第34页 |
·重生厚物的博爱精神 | 第34-35页 |
·关于主题传承的现代性思考 | 第35-40页 |
·神话思维与形象思维对主题的定向开拓 | 第36-37页 |
·圣化生命情结对主题的升华 | 第37-38页 |
·生存思考与环境感受的现代主题学意义 | 第38-40页 |
6 余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