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孟子(孟轲,公元前390~前305年)论文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论文选题第15页
   ·研究意义第15-18页
2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第18-42页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第18-25页
     ·本善的人性论第19页
     ·崇义兼利的义利观第19-22页
     ·王霸之辩第22-25页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第25-33页
     ·理想人格第25-29页
     ·推己及人第29-31页
     ·“反求诸己”第31-32页
     ·“善教得民心”第32-33页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方法第33-37页
     ·存心养性第33-34页
     ·扩充善端第34-36页
     ·克欲克己第36页
     ·知之必行第36-37页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目的—辅仁政第37-39页
     ·发挥贤能的榜样作用第38页
     ·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第38-39页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基础—以民为本第39-42页
3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第42-53页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第42-46页
     ·道德教育的理论导向第42-44页
     ·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第44-46页
   ·树立道德教育的人本观第46-53页
     ·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46-48页
     ·道德教育的人本观要求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第48-50页
     ·道德教育的人本观要求在政治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第50-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是无情却有情--论庄子学说“情、道互动”的逻辑结构
下一篇:新时期农村婆媳关系的伦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