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一 前言 | 第8-15页 |
·资源分布 | 第8页 |
·植物学特征 | 第8-9页 |
·化学成分 | 第9页 |
·黄酮类 | 第9页 |
·二萜原酸酯类 | 第9页 |
·挥发油 | 第9页 |
·主要药理作用 | 第9-11页 |
·中枢抑制作用 | 第10页 |
·利尿作用 | 第10页 |
·对心血管的作用 | 第10-11页 |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第11页 |
·其他功能 | 第11页 |
·主要临床应用 | 第11-14页 |
·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 第11-12页 |
·治疗小儿耐菌株肺炎 | 第12页 |
·治疗恶性肿瘤 | 第12页 |
·用于引产 | 第12-13页 |
·抗早孕 | 第13页 |
·治疗冻疮 | 第13页 |
·治疗牙痛 | 第13-14页 |
·毒性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二、芫花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 第15-37页 |
·芫花黄酮类成分结构鉴定 | 第15-32页 |
·化合物YA 的结构分析 | 第15-17页 |
·化合物YB 的结构分析 | 第17-19页 |
·化合物YC 的结构分析 | 第19-21页 |
·化合物YD 的结构分析 | 第21-24页 |
·化合物YE 的结构分析 | 第24-26页 |
·化合物YF 的结构分析 | 第26-29页 |
·化合物YG 的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7页 |
·原料、仪器及层析条件 | 第32-34页 |
·黄酮类成分提取分离 | 第34-36页 |
·结构鉴定数据 | 第36-37页 |
三、芫花中tiliroside 的HPLC 含量测定 | 第37-47页 |
·仪器、设备、试剂和对照品 | 第37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37-43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37-38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8页 |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38-40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0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40-41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1-42页 |
·检测限试验 | 第42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2-43页 |
·芫花中黄酮类成分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43-44页 |
·芫花中tiliroside 的含量测定 | 第44-45页 |
·色谱条件 | 第44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4-45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5页 |
·测定法 | 第45页 |
·测定结果 | 第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四、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五、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图 | 第54-72页 |
摘要 | 第72-76页 |
ABSTRACT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