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定罪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17页
 一、犯罪论体系的缘起和发展第8-12页
 二、原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与完善第12-14页
 三、美国刑法理论的实用性与现实性第14-17页
第一章 一元性犯罪构成理论面临的理论质疑.第17-32页
 第一节 犯罪构成理论的哲学困惑第17-21页
  一、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第17-18页
  二、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决第18-20页
  三、刑罚权与犯罪构成要件第20-21页
 第二节 犯罪构成理论的逻辑悖论第21-26页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单向例外—修正的犯罪构成第22-23页
  二、犯罪构成理论的双向例外—违法阻却与责任阻却第23-25页
  三、犯罪构成理论与刑事责任的归结途径第25-26页
 第三节 犯罪构成理论的心理学难题第26-29页
  一、罪过形式的分类依据第26-27页
  二、罪过的证明途径第27-28页
  三、罪过与人身危险性第28页
  四、主观恶性的可罚性第28-29页
 第四节 犯罪构成理论框架内的定罪思维第29-32页
  一、堆砌性思维方式第29-30页
  二、经验性思维模型第30页
  三、解释论框架内的定罪思维第30-32页
第二章 大陆刑法犯罪论体系的实践价值第32-38页
 第一节 德国犯罪论体系的理论缘起第32-34页
  一、行为形象与定罪思维第32-33页
  二、定罪思维的滤网式图解第33页
  三、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的诉讼价值第33-34页
 第二节 法国刑法理论中的犯罪“三要素”第34-36页
  一、犯罪的法定要素第35页
  二、犯罪的自然要素第35页
  三、犯罪的心理要素第35-36页
  四、要素论体现的定罪思维方式第36页
 第三节 日本的实行行为论第36-38页
  一、以犯罪行为为核心的定罪思维第36-37页
  二、以当罚性为出发点的定罪思维第37-38页
第三章 美国刑法定罪思维模型概论第38-46页
 第一节 美国刑法提示的定罪原则第38-42页
  一、身体要素原则第38-39页
  二、特定精神状态原则第39页
  三、犯意和结果的同时存在原则第39-40页
  四、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原则第40页
  五、因果关系原则第40页
  六、法律主义原则第40-41页
  七、抗辩原则第41-42页
 第二节 美国刑法提示的刑法遏制论第42-46页
  一、诉讼价值与社会价值第42页
  二、惩罚与教育的相互平衡第42-43页
  三、轻刑化与非刑罚化第43-46页
第四章 来自美国刑法定罪思维的启示第46-53页
 第一节 哲学论坛与诉讼平台第46-48页
  一、证明可能与定罪原理第46-47页
  二、惩罚必要与定罪制约第47-48页
 第二节 程序的固有价值第48-49页
  一、程序与犯罪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第48页
  二、正当程序与权利保障第48-49页
 第三节 回避理论难题的技巧第49-53页
  一、实用主义在刑法研究中的价值第49-51页
  二、规范怀疑主义的理论价值第51页
  三、事实怀疑主义的学术意义第51-53页
小结第53-55页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53页
 二、高度重视程序价值第53页
 三、证据的程序价值和实体法意义第53-55页
注释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后记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受贿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下一篇:法定夫妻财产制中个人财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