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35页 |
一、细菌信号转导的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二、变形链球菌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 第19-35页 |
研究内容 | 第35-96页 |
第一部分 变形链球GGDEF结构域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 第35-71页 |
实验一 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6-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2 结果 | 第40-46页 |
3 讨论 | 第46-49页 |
实验二 变形链球菌g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49-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4页 |
2 结果 | 第54-57页 |
3 讨论 | 第57-60页 |
实验三 变形链球菌Gcp蛋白的大量表达和纯化 | 第60-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2 结果 | 第63-64页 |
3 讨论 | 第64-67页 |
实验四 重组Gcp蛋白活性及功能分析 | 第67-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68页 |
2 结果 | 第68-69页 |
3 讨论 | 第69-71页 |
第二部分 变形链球菌GGDEF结构域相关蛋白基因失活菌株的构建、鉴定及致龋特性研究 | 第71-96页 |
实验一 变形链球菌gcp基因失活菌株的构建及鉴定 | 第71-8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4页 |
2 结果 | 第74-78页 |
3 讨论 | 第78-82页 |
实验二 变形链球菌gcp基因失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第82-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2-84页 |
2 结果 | 第84-87页 |
3 讨论 | 第87-90页 |
实验三 变形链球菌gcp基因失活菌株黏附能力的体外实验 | 第90-9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2页 |
2 结果 | 第92-93页 |
3 讨论 | 第93-96页 |
全文总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7页 |
附图 | 第107-109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