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可视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开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当前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大容量机组保护配置的特点 | 第12页 |
·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现状 | 第12-13页 |
·整定计算软件现状 | 第13-14页 |
·图形化计算软件技术 | 第14-15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Visio软件功能简介及其二次开发技术 | 第16-25页 |
·Visio软件功能简介 | 第16-20页 |
·Visio概述 | 第16-17页 |
·Visio 2003窗口环境 | 第17-18页 |
·模具和模板 | 第18页 |
·连接点与连接线 | 第18-19页 |
·shapesheet电子表单 | 第19-20页 |
·Visio开发工具——VBA | 第20-24页 |
·VBA开发环境 | 第21页 |
·VBA中的主要对象 | 第21-23页 |
·VBA项目的组成结构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可视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开发 | 第25-34页 |
·软件总体设计思想 | 第25-26页 |
·可视化图形建模 | 第26-30页 |
·发电厂一次设备模具 | 第27页 |
·子图形与标识 | 第27-28页 |
·原始参数的输入 | 第28-29页 |
·菜单栏的开发 | 第29-30页 |
·网络拓扑结构自动识别 | 第30-32页 |
·网络拓扑结构的生成 | 第30-31页 |
·发电厂一次系统拓扑结构形成 | 第31-32页 |
·结果显示窗口的设计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短路计算数学模型与程序实现 | 第34-50页 |
·系统短路计算模型 | 第34-39页 |
·计算机对电力网络元件的处理方式 | 第34-35页 |
·对称短路模型 | 第35-36页 |
·不对称短路模型 | 第36-39页 |
·短路计算模块的开发 | 第39-48页 |
·短路计算算法流程 | 第39-41页 |
·节点自动编号模块 | 第41-44页 |
·形成节点导纳矩阵模块 | 第44-47页 |
·弹性节点导纳矩阵的验证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模块开发 | 第50-56页 |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流程 | 第50-51页 |
·自动进行短路计算的程序实现 | 第51-53页 |
·继电保护整定数据管理 | 第53-54页 |
·原始参数数据的管理 | 第53页 |
·系统短路计算的数据管理 | 第53-54页 |
·整定计算的数据管理 | 第54页 |
·整定界面设计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软件测试 | 第56-75页 |
·实例介绍 | 第56-59页 |
·概述 | 第56页 |
·一次系统图 | 第56-57页 |
·设备参数 | 第57-59页 |
·用户界面搭建 | 第59-60页 |
·短路计算 | 第60-66页 |
·人工短路计算 | 第60-64页 |
·软件短路计算 | 第64-66页 |
·整定计算 | 第66-7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本文总结 | 第75-76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