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聚苯胺的制备及在织物上的应用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聚苯胺概述 | 第8页 |
·聚苯胺的结构 | 第8-9页 |
·聚苯胺的合成 | 第9-10页 |
·化学氧化聚合法 | 第9页 |
·电化学聚合法 | 第9-10页 |
·纳米结构聚苯胺的合成 | 第10-15页 |
·模板法 | 第10-11页 |
·硬模板法 | 第10-11页 |
·软模板法 | 第11页 |
·无模板法 | 第11-15页 |
·电化学聚合法 | 第11-12页 |
·界面聚合法 | 第12-13页 |
·直接混合反应法 | 第13-14页 |
·超声化学合成法 | 第14页 |
·辐射合成法 | 第14页 |
·其他方法 | 第14-15页 |
·纳米聚苯胺在导电织物中的应用 | 第15-20页 |
·溶液共混法 | 第16-17页 |
·直接涂布法 | 第17页 |
·制备聚苯胺导电纤维 | 第17-20页 |
·原位吸附聚合法 | 第17-18页 |
·湿法纺丝与干法纺丝 | 第18-19页 |
·熔法纺丝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聚合反应方法与掺杂酸种类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0-35页 |
·引言 | 第20页 |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0-21页 |
·纳米结构聚苯胺的合成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4页 |
·常规化学氧化法 | 第22-23页 |
·界面氧化聚合法与快速反应法对产物的影响 | 第23-30页 |
·对有机酸掺杂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3-25页 |
·有机酸掺杂产物结构表征 | 第25-27页 |
·对无机酸掺杂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7-29页 |
·无机酸掺杂产物结构表征 | 第29-30页 |
·聚合方法对产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快速反应法纤维生长机理分析 | 第31-34页 |
·有机酸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31-32页 |
·无机酸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硫酸体系快速反应法制备纳米结构聚苯胺 | 第35-53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5-36页 |
·纳米结构聚苯胺的合成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51页 |
·产物形貌及聚苯胺合成机理 | 第37页 |
·聚苯胺的结构表征 | 第37-39页 |
·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影响 | 第39-42页 |
·反应物配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39-40页 |
·反应物配比对产物产率和导电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反应物配比制备纳米结构聚苯胺的表征 | 第41-42页 |
·反应体系酸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42-45页 |
·反应体系酸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2-44页 |
·反应体系酸度对产物产率和导电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45-49页 |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5-48页 |
·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和导电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49-51页 |
·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9-50页 |
·反应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涤纶导电织物的制备 | 第53-62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实验试剂仪器 | 第53-54页 |
·导电织物的制备 | 第54页 |
·导电织物表面比电阻的测定 | 第54页 |
·导电织物洗涤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导电织物涂层法 | 第55-56页 |
·聚苯胺形貌和用量对织物导电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种类黏合剂对织物表面比电阻的影响 | 第56页 |
·原位聚合法 | 第56-58页 |
·苯胺用量对织物表面比电阻的影响 | 第57页 |
·氧化剂用量对织物表面比电阻的影响 | 第57-58页 |
·硫酸浓度对织物表面比电阻的影响 | 第58页 |
·导电织物洗涤性能研究 | 第58-61页 |
·涂层法制备导电织物洗涤性能研究 | 第58-59页 |
·原位聚合法制备导电织物洗涤性能研究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